如何看上半年經濟?消費能頂半邊天,新技術新產品增長亮眼
時間:2025-07-20 15:07:07 出處:汽車音響閱讀(143)
紅星資本局7月15日消息,上半術新今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年經初步核算,濟消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66.05萬億元,頂半按不變價格計算,邊天同比增長5.3%。新技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總結上半年經濟總體表現,產品用了“穩、增長進、亮眼新、上半術新暢”四個字。年經他提到上半年消費是濟消一大亮點,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頂半貢獻率達到52%。
同時創新和高端制造業依然強勁。邊天上半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新技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5%,增速分別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8個、3.1個百分點。3D打印設備、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3.1%、36.2%、35.6%。各個地方也在推動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和技術創新融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圖據圖蟲創意
消費是拉動GDP的主要動力
數據顯示,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2%,其中,二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52.3%,較一季度略有提升。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指出,消費是促進GDP增長的主動力。
“我們現在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人均GDP連續兩年穩定在1.3萬美元以上。這個階段正是消費升級的關鍵時期。”盛來運指出,文化旅游、醫療健康、養老消費空間廣闊,我們國家有14億多人口,市場規模優勢非常明顯。中國未來的消費成長性非常好,市場空間非常廣闊。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上半年經濟服務消費加快。上半年,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3%,商品零售額增長5.1%,消費結構中,服務消費的占比在提升。同時部分升級類的消費增速加快。上半年,體育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2.2%,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增長11.3%。
“在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過程當中,尤其是更好地滿足美好生活的過程當中,中國經濟尋找到了更多新的增長點和穩定經濟運行的著力點。”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麗巖認為,居民家庭現在對于消費品質升級的訴求,對于消費更高品質、綠色、低碳,還有活躍的文娛體育旅游這樣服務消費的訴求有明顯增加。“上半年從讀數上來看,服務零售額增長5.3%,還有一個比例就是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占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保持在45%左右,這說明了當前消費的結構在不斷優化升級。”
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458億元,同比增長5.0%,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3%。
郭麗巖認為,提振服務消費、提振消費背后的支撐因素非常有必要。“大家一直也說,有錢有閑,進一步的消費。假日經濟的優化安排我們也觀測到,相關的部門、地區在帶薪休假、彈性休假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調整和布置。”
工業增速維持高位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5%,增速分別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8個、3.1個百分點。
郭麗巖指出,先進制造業、高技術行業,尤其是高端裝備制造業,對于整個工業經濟運行、國民經濟運行的支撐力是非常強勁的。分產品看,3D打印設備、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3.1%、36.2%、35.6%。郭麗巖稱,“這類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發展有望在這幾年迎來產業化的曙光,為整個國內經濟運行提供更多新的增長點,未來可能成為新的增長支柱。”
盛來運在會上表示,各個地方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大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力度,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繼續保持較快發展。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2024年“三新”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8%左右,新動能在積聚。
新舊動能加速轉換也帶動了外貿形勢向好。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7.8萬億元,增長9.5%,占出口總值的60%,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2個百分點。其中,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增長超兩成,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增長12.7%。
“中國外貿的優勢很大一部分是反映在制造業的制造能力上,尤其是一些與創新型產品相關的新能源,除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以外,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滿足海外貿易伙伴的市場需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認為,這種變化會是一種互動性的變化,在增加了相關產品的供給之后,可能會進一步促進基礎設施的發展,進一步促進相關的解決方案和服務合作的發展。
另一方面,產業創新也密切關聯到消費潛力。郭麗巖指出,看似是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供給側,其實背后的根源是推動著產業體系來更好匹配消費升級的過程。
對于如何更好惠民生、促消費,她認為,應以居民家庭訴求和呼聲為導向,提供更多當前大家“想消費、愿消費”的商品和服務,這尤為關鍵。
現階段固定資產投資潛力仍然很大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87萬億元,同比增長2.8%;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6%。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6%,制造業投資增長7.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1.2%。
高技術產業中,信息服務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7.4%、26.3%、21.5%。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紅星資本局指出,上述數據意味著當前新質生產力發展對制造業投資有較強拉動作用。
上半年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加碼,正在對制造業投資形成有力支撐。王青預計,下半年對制造業投資有重要支撐作用的大規模設備更新支持資金規模有望上調,下半年基建投資還有進一步提速的空間。伴隨下半年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減弱,基建投資的宏觀經濟“穩定器”作用會受到進一步倚重,全年基建投資(不含電力)增速有望達到6.5%左右。
盛來運在會上表示,對投資增速的變動要全面來看待。投資增速波動和小幅回落,既有現實因素,也有深層次原因。現實因素主要是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內部價格下行、企業競爭加劇,所以相關市場主體投資決策更趨謹慎。從深層次因素看,進入新發展階段以后,發展方式在轉型,新舊動能在轉變,傳統行業投資相對來講比較飽和,一些產能要出清,傳統產業的調整一定程度上在短期內會加大投資增長壓力。
他提到,現階段固定資產投資潛力仍然非常大,要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投資增速放緩不意味著投資空間收縮,現階段高質量發展投資潛力非常大,比如新質生產力領域,還有城市更新改造、民生“補短板”方面,都需要有效投資。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魏琪嘉認為,有效投資的規模在持續擴大,它對支撐經濟的發展、推動高質量的前行起到了很強的推動力的作用。要推動投資和消費的良性互動,就是要把投資的效益以及投資的方向、投資需求的轉化以及供給和需求的平衡等問題統籌處理好。
紅星新聞記者 王田
編輯 肖世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