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湖提鋰龍頭子公司遭遇強制停產,40余只核心概念股異動
時間:2025-07-19 17:52:32 出處:百科閱讀(143)
一則停產令,鹽湖余帶飛一個板塊。提鋰停產
7月18日,公司概念股異鹽湖提鋰概念板塊表現活躍。遭遇截至收盤,強制富淼科技(688350.SH)、核心久吾高科(300631.SZ)、鹽湖余盛新鋰能(002240.SZ)、提鋰停產國機通用(600444.SH)、公司概念股異金圓股份(000546.SZ)、遭遇唯賽勃(688718.SH)等多股漲停,強制天齊鋰業(002466.SZ)、核心萬邦達(300055.SZ)、鹽湖余倍杰特(300774.SZ)、提鋰停產川恒股份(002895.SZ)紛紛跟漲。公司概念股異
消息面上,7月17日午間,藏格礦業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收到海西州自然資源局、海西州鹽湖管理局下發的《責令立即停止鋰資源開發利用活動通知》。通知要求公司立即停止違規開采行為,并積極整改。
光大證券表示,短期來看,碳酸鋰正處于市場情緒推動下的超跌反彈階段,強預期與弱現實博弈,“反內卷”政策的力度或將是決定鋰價的關鍵。
藏格礦業子公司被責令停產
公開資料顯示,鹽湖提鋰技術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發,90年代,國外公司在鹵水提鋰技術方面實現突破,碳酸鋰生產成本大大低于礦石提鋰,鹵水提鋰已成未來發展一大趨勢。
藏格礦業是一家綜合性礦業企業,是國內第二大氯化鉀生產企業,主營業務涵蓋礦產資源(非煤礦山)開采、投資與投資管理、貿易、鉀肥、碳酸鋰、化肥的生產和銷售。
藏格礦業表示,在收到通知后,公司旗下負責碳酸鋰生產的全資子公司藏格鋰業已按要求停產。同時,公司正積極推進鋰資源開采手續辦理,待手續辦理完成后,將及時向海西州鹽湖管理局申請復產。
“在當前市場情況下,任何關于供給減少的消息都會被視作利好。”有鋰礦產業人士稱。
據悉,自2022年底以來,因供給增速高于需求增長,碳酸鋰供需錯配格局便逐步形成。今年來,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一度跌至6萬元下方。藏格礦業作為鹽湖提鋰龍頭企業,旗下鋰資源業務停產被市場視作碳酸鋰供給收縮的積極信號。
7月17日,藏格礦業接受60家機構調研,公司董事會秘書、投資者關系主管對相關事項進行了回復。
對于此次停止鋰資源開發利用活動對于公司的影響,藏格礦業方面稱,公司2025年計劃實現碳酸鋰產量11,000噸、銷量11,000噸;上半年預計實現產量5,350噸、銷量4,470噸,預計實現凈利潤約4,900萬元,占公司當期整體凈利潤的比例很低,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較小。除藏格鋰業臨時停產外,藏格鉀肥及公司其他子公司的經營活動處于正常開展中,暫不會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受到重大影響。
藏格礦業表示,公司正積極推進鋰資源開采手續辦理,待鋰資源開采手續辦理完成后,將及時向海西州鹽湖管理局申請復產。
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7.50億元~19.00億元,同比增長34.93%~46.49%;預計實現扣非凈利潤17.70億元~19.20億元,同比增長38.54%~50.29%。
年內個股最高漲幅37%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7月18日收盤,A股鹽湖提鋰概念板塊一共有43家上市公司。
從行業分布看,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有色金屬有10家,占比23.3%;基礎化工有9家,占比20.9%;環保有6家,占比14.0%;建筑裝飾有4家,占比9.3%。
從地域分布看,根據省份劃分,廣東、四川各有5家,北京、江蘇、青海各有4家,西藏、浙江各有3家,安徽、福建、貴州、河南、江西、陜西各有2家,吉林、上海、新疆各有1家。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截至7月18日收盤,今年以來,共有33家上市公司股價實現上漲,其中,8家漲幅超過10%,久吾高科(300631.SZ)以37.01%的漲幅位居第一。
久吾高科今日觸及漲停板,該股近一年漲停3次。公司主營膜集成技術整體解決方案,產品包括陶瓷膜、鋰吸附劑等,應用于新能源服務、工業流體分離及水處理領域,受益于鹽湖提鋰業務需求增長。據5月29日互動易消息,公司擁有鹽湖提鋰技術及關鍵材料,已為鹽湖股份、五礦鹽湖、藏格、西藏礦業等多家鹽湖資源企業提供提鋰整體解決方案,公司現有產品技術處于鋰電池產業鏈的上游。
金圓股份今日觸及漲停板,該股近一年漲停6次。公司主要從事環保和新能源材料業務,包括固危廢處置和鹽湖提鋰等項目,目前正以“二次騰飛”戰略聚焦發展鋰資源產業。據6月16日互動易,公司捌千錯鹽湖提鋰項目使用電化學脫嵌技術并處于試生產階段,目前正針對高海拔環境進行技術優化調試,計劃后續推進產線升級以實現達產達效。
盛新鋰能今日觸及漲停板,該股近一年漲停5次。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新能源材料業務,主要業務為鋰礦采選、基礎鋰鹽和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鋰鹽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中需要純堿和燒堿作為重要原材料。據2025年6月16日互動易,公司金屬鋰產能500噸已實現生產,并積極推動2500噸新增產能項目,涉及固態電池上游材料布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