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消費者信任危機!愛康國賓被疑“假體檢”
時間:2025-07-20 03:21:26 出處:熱點閱讀(143)
文 / 零度 來源 / 節點財經
7月17日,假體檢“女子在愛康國賓體檢10年沒問題,深陷之后在國外確診癌癥”一事引發關注。消費同時,任危也將愛康國賓再次推上風口浪尖。機愛
一位家住北京的康國執業律師張曉玲反映,稱其在愛康國賓健康體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康國賓體檢”)設于北京的賓被體檢分院連續體檢10年未被檢出患癌風險。
2024年被發現患癌時已是假體檢晚期,她認為愛康國賓體檢涉嫌“誤檢、深陷漏檢”問題,消費并質疑愛康國賓的任危體檢是“假體檢”。
張曉玲律師表示,機愛自己所在律協每年都會為律師購買體檢套餐,康國她也在愛康國賓北京分院連續體檢了十年。賓被十年間,假體檢她通過愛康國賓的APP保存了所有的體檢報告。
早在2018年,愛康國賓創始人張黎剛曾在公開場合曝出體檢行業亂象:“行業里邊也有真體檢、假體檢。也有我們一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把血倒掉了,直接給結果。為什么混得過去呢?真正得癌癥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
7年后,“假體檢”的回旋鏢打到了自己身上。
01 陷入“假體檢”疑云
“2013年到2023年,我在‘愛康國賓’體檢了10年,從來沒有被檢查出患癌風險,結果我2024年被確診癌癥晚期。‘愛康國賓’要是能早點預警,我的病怎么可能拖了那么久才被發現?”
當事人張曉玲質疑愛康國賓體檢涉嫌“誤檢、漏檢”,7月4日,她向愛康國賓體檢發出了律師函,并確認對方簽收。
據張曉玲介紹,作為北京律協會員,她長年享有北京律協為每位律師購買的體檢服務。從2013年至2023年,她連續10年在愛康國賓體檢設于北京的分院進行體檢。2022年之前的體檢,她的雙腎的體檢結果一直都是“未見明顯異常”。
針對這一問題,愛康集團(愛康國賓母公司)作出情況說明。
愛康集團稱,任何癌癥的發生從基因的突變/變異、甲基化修飾異常、抑癌基因的失活、致癌基因的激活到癌變都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取決于體檢的時間點、檢測方法、檢測設備以及醫師的專業水平,有些癌癥可以被檢測到,有些癌癥還無法檢測到;體檢沒有檢測到有可能按照使用的檢測手段在那個時間段確實無法檢測到。
愛康的體檢報告會真實記錄當時的檢查結果,對于是什么原因導致沒有檢測到,愛康會請第三方權威機構以及專家來進行論證分析,最終以第三方權威機構以及專家建議為準。如果出現愛康有責,愛康集團一定會承擔責任,絕不會逃避。
愛康集團還表示,愛康集團在張女士2023年體檢報告中,提示“右腎鈣化灶,左腎錯構瘤可能”。張女士在投訴中對外公布2024年的囊腫大小在3.5cm×2.8cm,從2023到2024年,該囊腫大小在癌癥的增長速度范圍內。
不過,上述問題,當事人也曾提及,在2023年的體檢報告,雖然提示右腎有“鈣化灶”,但是愛康國賓體檢并未告知她有患癌風險。當時,她詢問了愛康國賓的醫生,得到的答復是“沒問題,就像手指頭劃破結痂一樣”。
直到2024年10月,張曉玲在北京大學國際醫院被懷疑“右腎透明細胞癌”。 2025年2月在國外的醫院檢查,被確診為“腎癌骨轉移”,而且骨轉移已經達到了晚期程度。
陷入“真假體檢”羅生門,愛康國賓并不是第一次“惹事上身”。
02 亂象層出不窮
愛康國賓此前就多次陷入類似的信任危機。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起有關愛康國賓的健康權糾紛判決文書顯示,2020年,原告遲某因愛康國賓的體檢報告與三甲醫院的診斷結果存在較大差異,將其告上法庭。遲某稱,自己連續十年在愛康國賓進行體檢,卻在2020年被發現肝臟血管瘤已達126立方厘米,而愛康國賓未能識別。不過該案愛康國賓方面僅針對法院管轄權提起上訴,但最終被法院駁回。
2024年6月,北京消費者趙先生在愛康國賓北京亞運村慧忠北里分院體檢后,B超報告顯示“雙腎結晶,左腎囊腫可能,雙側甲狀腺腺體回聲欠均勻”。然而,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的進一步檢查顯示“甲狀腺未見明顯異常、雙腎未見明顯異常”。趙先生希望愛康國賓能出具情況說明,以便購買商業醫療保險和保險理賠,但多次溝通無果。
檢測準確性爭議頻發、服務規范性不足,使得愛康國賓一再踏入輿論的風暴眼。
此前,部分分院因未落實《病歷書寫基本規范》、使用非專業醫生看診等被處罰,愛康國賓暴露出內部合規管理漏洞。上海某分院因紙質報告無檢查項目內容被罰款2萬元,寧波分院使用過期設備服務數千人,存在醫療安全隱患。
除了數據準確性問題以及合規與監管風險,愛康國賓當前還需要面對專業醫療人才流失的問題。
事實上,體檢行業對有經驗的醫生、技師需求大,但民營機構在薪酬、職業發展等方面競爭力弱于公立醫院。《節點財經》看來,愛康國賓曾因漏檢、誤診被投訴,反映出部分醫護人員專業水平不足或培訓不到位。
此外,部分分院存在過度推銷高價項目,如基因檢測、疫苗的現象,導致客戶體驗下降。例如,有客戶反映體檢過程中被頻繁推薦加項,甚至出現“不買項目態度冷淡”的情況,影響品牌口碑,這也反映出一個更關鍵的問題,愛康國賓的銷售導向與醫療本質失衡。
《節點財經》看來,針對上述事件,還有一個未被關注的問題,就是檢后服務。消費者在體檢后越來越重視報告解讀和健康建議,但很顯然,愛康國賓缺乏深度干預,如慢病管理、健康保險銜接。
如今,消費者對健康管理的需求向精準化、定制化升級,而愛康國賓的標準化套餐難以滿足差異化需求。例如,防癌體檢需結合家族病史和生活習慣設計項目,但愛康的常規套餐仍以“千人一檢”為主,導致高端客戶流失。
客戶需求變化與產品創新壓力和個性化需求與套餐化服務矛盾,都是橫亙在愛康國賓面前的挑戰和壓力。
03 消費者信任危機
雖然外界風波不斷,但愛康國賓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響。對于當前的愛康國賓而言,努力擴大營收可能才是內部的“頭等大事”。
2025年7月17日,援引第三方平臺數據稱,近30天內,愛康國賓抖音官方旗艦店共計直播95場,累計觀看人次達8.74萬,總銷量為1000到2500件,總銷售額超100萬元。《節點財經》發現,在其官網上,也掛著不少秒殺鏈接。對于體檢機構而言,一旦將目標只盯著營收,就會背離醫療的本質。此外,高度關注營收背后,也與近幾年愛康國賓發展較為緩慢有關。
截至2025年,愛康國賓體檢中心數量約170家,從2018年3月末的110家體檢中心,到2025年,七年時間僅增長了60家,平均每年增長不足10家,愛康國賓體檢中心數量增長緩慢。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美年大健康正營業的體檢中心為596家,是愛康國賓的三倍左右。
曾幾何時,在健康體檢行業的舞臺上,愛康國賓曾是一顆耀眼的明星,以“中國健康體檢第一股”的身份閃耀登場。然而,如今的愛康國賓卻陷入了重重困境。
2025年國家衛健委加強對體檢機構的資質審核和質量抽查,部分民營機構因設備過期、操作不規范被處罰。《節點財經》看來,體檢行業正在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優先” 。
早在2018年,張黎剛公開曝光體檢行業的黑幕,直言有些體檢公司存在做假體檢的行為,如用護士假冒醫生看超聲,抽血后不做檢查直接出結果等,只因為真正得癌癥的比例僅有千分之三。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即便創始人主動揭露行業黑幕,且公司宣稱堅守“以質取信,客戶至上;尊重生命,求實創新”的價值觀,愛康國賓自身卻仍頻繁出現各類亂象問題。
《節點財經》認為,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愛康國賓當前面臨的挑戰是多維度的,從提升服務質量,到強化合規管理,此外還有重建消費者的信任問題,若不能有效解決這些亂象問題,愛康國賓可能進一步喪失市場份額,陷入增長瓶頸。
*題圖由 AI 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