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欣宜:從“死亡之吻”到紅館女神,一個港樂千金的荊棘路
時間:2025-07-20 18:39:47 出處:綜合閱讀(143)
昨晚的死亡之吻歌手,還是鄭欣沒有等到鄭欣宜回來。
三個星期前,到紅的荊鄭欣宜突然宣布退出《歌手2025》競演——原因是館女港樂拍VCR的時候被燈具弄傷了,傷情影響了演唱狀態,千金只能遺憾退賽。棘路
原本就略顯神秘的死亡之吻鄭欣宜,這下顯得更“神秘”了。鄭欣
鄭欣宜的到紅的荊飲歌,你記得幾多?館女港樂
鄭欣宜,現在已經是千金有代表作能登《歌手》的“小天后”了。
好多人對她的棘路《女神》不陌生,她以歌傳達“只要你有自信,死亡之吻你就是鄭欣美麗”的信息,MV播出后點擊率突破五百萬,到紅的荊很多人都被她娓娓唱來的那句“不要低頭/光環會掉下來/你是女神/不要為俗眼收斂色彩”打動。
但鄭欣宜hit的不止有《女神》,有很多歌是你聽一聽就會記住的旋律。
初出道時,唱片公司給鄭欣宜安排的是“苦情歌”路線,專輯名叫《有故事的人》,旋律抓耳,歌詞卻是講對 crush“愛而不得”的故事。
彼時是有不少女歌手靠“苦情歌”路線大獲成功,比如吳雨霏,成“苦情歌后”,鄭欣宜的師姐關心妍,唱的很多歌也是又苦又慘,當時還在事業上升階段的衛蘭,歌更是“慘”到入心入肺。
衛蘭的故事戳:
鄭欣宜要出專輯,公司也就順理成章讓她走“慘情歌”的路數,第二張專輯叫《故事的配角》,就差把“卑微”寫在臉上了。
主打歌《配角》講三角戀里無名無姓的“乞討者”,《渺小》講沒信心的單戀,單聽都挺抓心抓耳,放一起聽有一種“卑微到塵埃里”的感覺,太慘了。
對了,這張專輯里還有一首《忘記的理由》,翻唱自A-lin的《給我一個理由忘記》,屬于怎么唱都不會出錯的歌,可惜沒有做主打。
第三張專輯《The Voice of Love》里,出現了一首很有意思的歌,叫《寵物它》,講的是情人分手后一方遺棄寵物,用寵物的視角敘事,講人類的“自私”,角度還挺新穎。
她提到,自己 家中的愛犬是和前男友 Mark 一起 領養的,歌就是想叫人不要遺棄寵物,和 Mark分手后就立刻要了這只狗。
那時鄭欣宜簽約的是和TVB有 千絲萬縷關系的星煥,專輯另一首歌《 擁抱愛》還成為《愛·回家》第一季的主題歌,也是有hit過的。
不過,《擁抱愛》沒在TVB hit多久,2014年,鄭欣宜就轉會到蕭定一旗下的星娛樂。
在這個公司里,她似乎有了更大的音樂主導權,開始真正地用歌“唱自己”——用自己英文名Joyce命名的第四張專輯,第一主打就是《女神》,還有唱“不減肥宣言”的《你瘦夠了嗎》,《如同自己》則講了“愛你像愛自己一樣”的姐妹情感,而不是“愛你勝過愛自己”的卑微諾言。
后來鄭欣宜才在采訪里提到,她加入星娛樂前,曾經十分迷惘。半紅不黑,想做的事也不敢說,沒法透過歌曲表達自己的想法。
到了《Joyce》的時候,她才努力去爭取自己把控每個細節,拿到碟的時候,她終于能對自己說:“他人喜不喜歡,買不買都不要緊,因為我對得住自己?!?/p>
《女神》拿獎無數,老板蕭定一高興得寫了千字文,喊話鄭欣宜要“活出自我”。
靠《女神》這首歌,鄭欣宜賺到了入行以來的第一桶金。
那時鄭欣宜信心十足,想學市場管理自己開公司,蕭定一也爽快答應,給她單開了一條線運營公司。
可惜這“蜜月期”不太長,后來蕭定一和TVB打官司,旗下歌手躺著中槍,都被TVB封殺,2020年鄭欣宜和公司合約到期后,選擇轉投寰亞。
來到新公司,鄭欣宜繼續和寫出《女神》的Y合作了《小夜燈》。
這是一首給成年人的“童謠”,歌詞能讓人聯想到家人、朋友,也能聯想到她和肥姐沈殿霞,網傳鄭欣宜35歲后就可以領取 沈殿霞的遺產,這些新聞總讓鄭欣宜覺得很無奈,種種真實故事與虛構隱喻,經由填詞人的手融進歌里。
之 后的第六張專輯,主打歌 《GLITTERFALLS》走起電子流行路線,鄭欣宜的“女神唱跳”風全開,她說,自己很喜歡閃亮的東西,希望借著這首歌,提醒大家擁抱屬于自己的Magic(魔法)。
集齊了情歌、話題之作、電子等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在2022-2023年,鄭欣宜也密密開唱,連續兩年開紅館……
就在許多人覺得,鄭欣宜已經順利殺入天后位,未來星途璀璨時,她卻突然“消失”了。
工作狀態中突然“失聯”、停工,有傳她是身體出問題,有說她是和公司有糾紛被雪藏,甚至還有傳她去加拿大生娃……我們曾經寫過:
到前段時間,陸陸續續有人“野生捕獲”鄭欣宜,她看起來狀態還不錯。因此最近網上才傳出了新消息:鄭欣宜和寰亞合約到期,疑似要過檔環球唱片。
上《歌手2025》,據傳也是她要重振旗鼓回歸樂壇的第一步,之后她還會有新專輯發出。
不知道簽約唱片公司的餅是不是真的,《女神》走紅時她曾在一個采訪里提到,成為“星二代”,是福亦是禍,她很想有自己的存在價值,而不是靠任何人,但現實是如果不是她的父母,大家也叫不出她的名字。
也因為媽媽離世,她才開始過起了“事事靠自己”的生活,從《配角》唱到《女神》,這條路走得跌跌撞撞,到如今上《歌手2025》,第一關就遇水逆,不知道未來將會面迎什么。
迷惘過,消沉過,但鄭欣宜依然有推翻一切重來的勇氣。
從小胖妞變“下一站天后”
鄭欣宜的成長,一邊享受媽媽極致的庇護和溺愛,一邊承受著巨大的輿論惡意。
在我的記憶里,鄭欣宜從小就是個胖胖的女孩,總跟著肥姐一起出鏡。比如這首 《夏日飛舞》 ,欣宜和媽媽一起載歌載舞。
第二年母女又合作了《星星傳說》,小欣宜唱“入睡后我最怕,孤單單自己一個”,沈殿霞回“入睡后滿天星星會陪你度過”,溫馨的母女互動畫面令人難忘。
憑這些兒歌,小小的鄭欣宜踏上了兒歌頒獎典禮的舞臺,《星星傳說》得獎的1998年,鄭少秋還去當頒獎嘉賓,給了女兒一個大大的吻。
2000年,沈殿霞鄭欣宜母女組合再來了一首《Thank you媽咪》,嚴格來說這是鄭欣宜第一首自己主唱的歌曲,也是她的小小“自傳”,講她從兩歲到八歲是怎樣的變化,而肥姐就開開心心在歌里應和,接收女兒的“表白”。
改編自美國家喻戶曉的童謠歌 《Oh My Darling, Clementine》
這個胖嘟嘟的小女孩,因此成為許多人“童年回憶”的一部分。
15歲的時候,鄭欣宜獨自站上了TVB一檔籌款節目的舞臺,唱跳了布蘭妮的 《 Oops!... I Did It Again 》,肥姐則在臺下全神貫注地看著女兒的表演。
鄭欣宜曾說,自己三、四歲就喜歡表演,小時候喜歡爬上飯桌,站在轉盤上,假裝自己在紅館。只要能令大家鼓掌、開心,她自己也會開心。
可外界并不看好她入行。
香港對于“星二代”向來是特別嚴格,就像音樂人陳少琪所說,由于父母都是行業前輩,他們必須比其他人努力十倍,才能打破觀眾對他們的預判。
謝霆鋒、麥浚龍、鄭中基出道時都面對過這些嚴格審視,鄭欣宜也一樣,大家都覺得她是靠著肥姐的資源才能在各種節目上露臉,畢竟她胖胖的身材和外表,注定沒有當女明星的先天條件。
于是她打破大眾偏見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當張玉珊修身堂的瘦身代言人,減肥50公斤。
這個消息震驚全港,媒體輪番追訪,拍她去秘密瘦身,拍到她開始從圓臉變尖下巴,追訪到加拿大去,連肥姐都怒吼“不要煩我的女兒!”
而變瘦的鄭欣宜,表示暫時沒有計劃加入娛樂圈。
說是沒有加入計劃,但暑假回香港, 手頭已經接了不少工作,包括拍電視特輯、準備處女大碟等,港媒毒舌“非藝人過上了藝人的生活”。
最大的惡意,還是2005年,因為在舞臺表演上扮白雪公主獻吻吳卓羲,竟收到過百宗投訴,周刊把她的照片做成鏢靶,說她惡心,說她故意加戲,形容這是”死亡之吻“,言語極盡刻薄。
當年林曉峰和查小欣主持電臺節目聊到鄭欣宜,林曉峰轉述聽眾的意見,說她有兩個選擇:一是再胖回去,就像不倒翁那樣拿著麥克風;二是沈殿霞鄭少秋登報和她脫離關系,慘一點會令人同情。
來源:新浪娛樂
被鋪天蓋地罵了幾輪的鄭欣宜,彼時只有十七歲。
作為一個藝人“預備役”,她沒有太多準備去應對眼前的 輿論,談戀愛也不避嫌,穿衣打扮也很大膽,而為了保護女兒,肥姐好幾次當眾發火,和傳媒起沖突……
直到2008年,沈殿霞因病離世, 母親的庇護和溺愛戛然而止,洶涌的惡意再也沒有任何屏障,像子彈一樣肆無忌憚地落在鄭欣宜身上。
有港媒說她賣了母親留下的豪宅,套現1300萬港元揮霍,和洋男同居,當街激吻,個別港媒還沒品到拿著欣宜的性感照給秋官看……
不自愛、叛逆、敗家、發明星夢、鄭欣宜給人的感覺是個叛逆任性的富二代。
幸好,肥姐在世的時候,在娛樂圈處處與人為善,為女兒積累了很多“善因”,加上臨終前積極托孤,鄭欣宜處在風口浪尖的時候,得到不少娛樂圈大佬和大姐大的關照。
她很快參演了TVB的《畢打自己人》,正式以演員身份出道,而新專輯就為了配合宣傳檔期,拖到2011年才出。
那張《有故事的人》,鄭欣宜剪了利落的短發,瘦出新高度,有了新的形象記憶點是有的,更重要的是,她第一次收獲了“原來鄭欣宜唱歌不錯”的評價。
那是她第一次用作品,而不是減肥成功或者其他周邊新聞被評價。
在推出《Joyce》的2014年,她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不再減肥”。
原來過去十年,她為了維持身材,長期吃藥、忌口、挨餓、扣喉,以致胃痛如影隨形,而只要她有一點復胖的傾向,大家又開始對她身材樣貌指指點點。
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壓力,她一度患上驚恐癥和抑郁癥,無數個夜晚都因為失眠而無法安睡,出現情緒問題。
《Joyce》的封面,是鄭欣宜頂著肉肉的臉,用手放在鼻孔上,非常真實地“做自己”。
這一次,反而很多人向她投來欣賞的目光——
她不再是倚賴父母的媽寶女,有自己的想法,不再是港式唱片工業流水線的套路產物,而是有自己的創造力,能量十足。
宣布不減肥時,她甚至已經做好了“放棄”的準備,就是萬一這條路不成功,她有可能選擇其他退路。
這條路是對的,隨著唱片工業的“撈金”熱潮漸退,能出好作品的歌手買少見少,總能以歌表達自我、彰顯態度的鄭欣宜變成了“珍稀歌手”。
她的人和歌,也從這張專輯開始,慢慢融為一體,她唱自己的故事,也給那些同樣受過挫折、跌跌撞撞長大的人更多代入空間。
從需要力量,到給人力量,這張專輯成為她涅槃的節點。
回想起兒時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媽媽會問她“盡力了嗎?”到被“看到”的一刻,她終于可以自豪地說:“盡力了”。
只是“盡力”的同時,“壓力”也無處不在。
雙面鄭欣宜,有縫隙的堅強
記得肥姐去世的時候,鄭欣宜在鏡頭前泣不成聲,說:“我會爭氣,我會乖”。
可是哪有人真的會一夜長大?“媽寶女”只是逼著自己堅強罷了,私下的她,有敏感、不自信的一面。
提到吻吳卓羲被嘲,鄭欣宜依然會很介意,她說,“很多人問我為什么可以這么堅強,但其實我不是,當初我頭上帶著皇冠扮公主被人罵得好慘,人家還說‘死亡之吻’,其實我好介意,我一點都不大方。”
而她之所以能堅強說出這段經歷,是因為她憑借自己的實力,拿下了“我最喜愛女歌手”。
可成長過程中遭受過的攻擊和惡意,父親長期的疏離,母親離世后的孤獨,十年減肥留下的身體和情緒后遺癥,都讓她的堅強變得有縫隙。
她會在獲得肯定,事業順利的時候有危機感,比如《女神》走紅,會覺得之后無論歌或工作變得更難,又會質疑自己的能力,覺得 這首歌這么有力量,可能都是詞曲者的功勞。
在紅館舉行演唱會,她會焦慮到變成“緊張大師”,過量的操練還增加了她腳傷的負擔。
演出后也會不斷復盤,她會在意有段快歌串燒只有一首自己的歌,覺得如果重新來,她能做得更好……
一邊是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另一邊是希望做得更好,各種情緒積累起來,變成看不見的壓力球,甚至會在狀態巔峰一段時間之后突然垮掉。
每一次垮掉,她又要以一種新的方式把自己重建起來。
2008年遭遇喪母打擊,她用“全新形象”出道;2014年身體和情緒崩潰邊緣,她宣布“不再減肥”;這一次,她消失兩年進行自我療愈……
這次參加節目,她顯然是做足準備來的,沒想到意外受傷,她給自己的評價是“未達到最佳演唱狀態”,寧愿不登場。
暫時離開的“女神”,是為了更好地回來,期待她找到更值得她重返的舞臺。
E姐結語
我相信肥姐留給欣宜的,遠不止房子票子和人脈。很多做人的道理、生命的哲學、人生的信念,她早就悄悄藏在那些兒歌中,溫柔地唱給女兒聽。
比如那首《吹泡泡》有一段母女對話是,小欣宜問肥姐,為什么泡泡有些升得高,有些跌得低?肥姐告訴她的是,baby,泡泡有起有跌,做人也是一樣,只要我們堅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要驕傲,也不要氣餒,就可以問心無愧。
鄭欣宜曾經提到對媽媽的懷念,是會抱著媽媽睡過的枕頭,去感受媽媽的味道,直到味道越來越淡……
所以在那些沒有媽媽保護的,跌跌撞撞、起起伏伏的日子里,你說她會不會也無數次循環和媽媽一起唱過的歌?歌聲不會變淡,歌里的叮嚀會隨著她的際遇變得更深沉、厚重。
我相信在很多很多的愛里長大的鄭欣宜,一定擁有和媽媽同款內核,是堅韌的,自信的,爭氣的,樂觀的……消失的日子里,只是她在用自己的方式進行重建。
而從嘲笑鄭欣宜到變得珍惜鄭欣宜,同樣變得成熟的,也有在人生路中跌跌撞撞繼續前進的你我。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你印象中的鄭欣宜是怎樣的?
來評論區說說吧~
從電子榨菜到城市客廳,全靠熱血牛馬的“咖啡男團”?
消失的鄭欣宜
香江美麗傳說:病榻托孤沈殿霞,感人最是慈母心
-今天頭條の主筆-
你的小仙女E姐,聽歌的小椒,等待的菜籽
值日生:菜籽 美術:樹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