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銀行股遭“逢高減持”,原因為何?
時間:2025-07-19 22:06:34 出處:焦點閱讀(143)
又見股東逢高減持銀行股。逢高減持
日前,銀行原因杭州銀行公告稱,股遭其股東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壽”)擬以當前持有的為何該行普通股總股本0.70%為上限,“清倉”減持該行股份。逢高減持《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銀行原因這已是股遭中國人壽自2021年鎖定期滿以來第四次減持杭州銀行股份。
齊魯銀行、為何長沙銀行也在近日迎來股東減持,逢高減持三家銀行年內股價均實現兩位數漲幅,銀行原因業績向好。股遭
受訪專家指出,為何目前多數銀行股價正處于上升通道,逢高減持分紅比例較高且較穩定,銀行原因會吸引一些優質的股遭機構投資者增持銀行股。整體看來,少量減持對于銀行股本身尤其是銀行日常經營管理的影響并不大。當然,如果是大股東大幅度減持,會對銀行股帶來一定沖擊。
中國人壽擬“清倉”
7月16日,杭州銀行在官網發布一則5%以下股東減持股份計劃公告。公告顯示,中國人壽擬在公告披露之日起三個交易日后的三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5078.94萬股(含本數),即不超過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0.70%,減持原因為“中國人壽資產配置的需要”。
據悉,截至該公告披露日,中國人壽持有杭州銀行股份總數為5078.94萬股,占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0.70%。若此次頂格減持,中國人壽將清倉杭州銀行股份,徹底退出股東行列。
事實上,這已是中國人壽第四次決定減持杭州銀行股份。《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杭州銀行官網公告發現,該行曾于2021年5月、2023年3月和2024年8月先后披露中國人壽減持計劃,三次分別減持5589.43萬股、1.19億股和5930.28萬股。
杭州銀行招股書顯示,早在2009年該行第七次增資擴股時,中國人壽便以現金出資6.5億元認購5000萬股,躋身股東之列,至今已相伴16年。2016年杭州銀行上市,截至當年6月30日,中國人壽已是持股6.164%的第五大法人股東。招股書中,中國人壽承諾其自亞洲開發銀行和杭州新聞物業管理開發有限公司受讓的股份,自交割之日起5年內不轉讓。此外,鎖定期滿后可根據需要減持其所持發行人的股票。公司股東將在減持前3個交易日公告減持計劃。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17日午間收盤,杭州銀行股價年內漲幅為15.33%。2025年一季報顯示,該行業績持續向好,延續2024年度營收凈利正增長的趨勢,實現營業收入99.78億元、歸母凈利潤60.21億元,同比增幅分別達2.22%和17.30%。
減持影響有多大
值得關注的是,杭州銀行并非近期唯一一家宣布被股東減持的銀行。
6月23日,長沙銀行發布公告稱,湖南三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湖南三力”)基于自身資金需求,擬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其持有的長沙銀行股票不超過3700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該行總股本的0.92%。公告還稱,湖南三力所持有的股份為IPO前取得的股份。
7月13日,齊魯銀行在官網宣布,該行持股3.55%的股東重慶華宇集團有限公司基于自身發展需要,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6043.81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該行總股本的1.10%。
記者注意到,長沙銀行和齊魯銀行年內股價同樣走強。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17日午間收盤,年內漲幅分別達到18.65%和13.72%。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業績顯示,兩家銀行的營收和凈利同樣雙雙實現正增長。
股價走高、業績向好,為何部分銀行股東會選擇在此時減持銀行股?
在上海財經大學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陳欣看來,股東選擇此時減持,或因短期內銀行股上漲幅度已經較高,投資者認為未來估值波動風險加大。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銀行股東減持的原因需視具體情況分析。一般而言,銀行股東減持可能出自三方面考量,一是股東出于自身資產配置需求,需要進行其他投資安排;二是由于部分銀行股價近兩年增長較快,創下近兩年新高,股東“逢高減持”;三是部分股東可能對于所投資的銀行未來發展信心不足。
不過,整體看來,銀行股仍是保險機構眼中的香餑餑。就在今年6月,新華保險斥資43億元以協議轉讓方式受讓澳洲聯邦銀行所持的杭州銀行3.3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5.09%,成為該行第四大股東。此外,平安人壽、長城人壽等也在年內多次舉牌上市銀行H股。
“減持少量的股權對于銀行股的影響不大。目前,多數銀行股價正處于上升通道,分紅比例較高且較穩定,這也會吸引一些優質的機構投資者增持銀行股。整體看來,少量減持對于銀行股本身尤其是銀行日常經營管理的影響并不大。當然,如果是大股東大幅度減持,會對銀行股帶來一定沖擊。”董希淼分析道。
中國銀河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張一緯在研報中指出,銀行股業績波動相對較小,分紅保持穩定,具有較好的中長期收益確定性、穩健性,符合險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的導向。同時,當前銀行板塊估值仍處于歷史較低水平,股息率仍位于行業前列,紅利價值有望繼續吸引中長期增量資金流入。此外,考慮到寬基指數ETF韌性較好,有助于熨平短期市場波動,也成為險資入市的重要渠道,銀行權重股有望受益。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保險公司權益類投資占比約13.3%,距監管上限(最高可達50%)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銀行板塊資金面預期進一步改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