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團頂流穿達芙妮?這些“土掉渣”的老品牌,靠Z世代殺回巔峰?
時間:2025-07-24 07:09:34 出處:知識閱讀(143)
破產了兩年,土掉渣昔日國產女裝頭把交椅拉夏貝爾又回來了。女團看似已經是頂流的老巔峰“時代的眼淚”的服裝品牌,很多人以為它們已經“消失”了。穿達其實它們不僅活著,芙妮而且還活得挺好。品牌
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烏彥祖假正經
· ··
破產了兩年,世代殺昔日國產女裝頭把交椅拉夏貝爾又回來了。土掉渣
7月11日,女團拉夏貝爾宣布變更完了實控人,頂流的老巔峰意味著,穿達公司破產重整已經完成。芙妮
拉夏貝爾以前風光無限,品牌因發展速度快,世代殺市占率高,土掉渣還是國內第一家“A+H”雙上市的服裝企業,因此被稱為“中國女裝第一股”。
然而,2016年后,拉夏貝爾就陷入利潤連續下降的境地,后面干脆連年虧損,2022年退市,2023年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直到現在破產重整完成。
有人質疑:“拉夏貝爾感覺是我媽穿的品牌,年輕人誰會買啊,這樣的品牌竟然還有人接盤?”
不是抬杠,看似已經是“時代的眼淚”的服裝品牌,很多人以為它們已經“消失”了。其實它們不僅活著,而且還活得挺好。
1./ 女團愛豆穿“時代的眼淚”,“達芙妮們”又活成新頂流?/
近期,韓國頂流女團BLACKPINK開演唱會,眼尖的網友發現,成員Jennie腳上的過膝靴,竟然來自達芙妮的子品牌DAPHNE.LAB。由此引發出“達芙妮還活著”“達芙妮終于不土了”兩大討論,還上了熱搜。
達芙妮曾與百麗并稱為女鞋界的“寶馬奔馳”,是都市麗人的首選。后期受到線上競爭影響,門店數量從7000多家下跌到200多家。
隨著女團明星都穿達芙妮的新聞發酵,八妹發現達芙妮這兩年過得挺滋潤的。從2023年到2025年5月,達芙妮連續蟬聯抖音女鞋銷售量月榜第一。財報顯示,2024年達芙妮營業收入達到3.22億港元,同比增長23%;凈利潤1.06億港元,同比增長71%。
達芙妮近乎“重生”般的表現,秘訣就是“縮減門店,專注線上”。
在各大視頻、購物平臺建立200多個直播矩陣,每天都播。品牌特別“聽勸”,網友說“土”,就大改設計,砍掉80%的低端款,聚焦“輕熟女通勤鞋”,25-35歲女性消費者占比達76%,徹底擺脫“媽媽鞋”標簽。
此外,達芙妮生產的方式也特別“互聯網”。品牌不斷出新品,賣得好就加大馬力生產,賣得不好,就立馬下線。比如,2023年的上半年,達芙妮推出了高達2000款鞋子,數量上比“HM和ZARA”推出鞋子的總和還多。
今年5月,達芙妮又官宣宋茜為全球代言人,通稿中說,以后要“閃耀回歸,自在新生”。
再說很多70后、80后的“lululemon”——真維斯。當年那句“真情、真我、真維斯”的廣告語讓很多人念念不忘,八妹記得,90年代末,身邊一個姐姐花了200元買了一件真維斯牛仔,被罵敗家的同時也被很多人夸贊好看,她得意了好久。
后來,休閑服飾賽道玩家太多,加之電商崛起,真維斯逐漸失寵。2014年真維斯的營收破了50億,可是到2020年銷售額就剩下4.6億。
不過,從2023年開始,真維斯的營收就如同坐火箭,達到43.9億,2024年更是飆升到60億。
怎么做到的?
以前真維斯的營銷打法不接地氣,不是大牌卻裝大牌。2023年后,真維斯徹底攤牌了,把主戰場從一二線城市撤回三四線城市。“縣城特供”的99元加絨衛衣、加肥加大牛仔褲賣得都相當不錯。
電商走的也是平價路線,八妹去看了一下,現在賣的夏日T恤,全場29.9元/件,買三件平均價格低至23.3元。這種真心實意掙錢的方式也得到消費者認可,2024年618大促,真維斯抖音直播間單場GMV破5000萬。
類似“二度回春”例子還有很多。
“國民膠鞋”回力誕生于1927年,很多年前也賣不動了。這幾年,回力打通了“國潮”的任督二脈,正中Z時代的需求點。2021年靠“中國航天聯名款”火出圈,個別單品甚至在得物平臺炒出899元的“天價”;2024年和故宮合作的“千里江山圖”板鞋,首銷1分鐘售罄,連外國博主都跑來打卡......
還有做“中年男鞋”遇到瓶頸的駱駝。先是改做沖鋒衣,結果大賣,接著又做起戶外運動全套裝備,露營熱,又把相關產品都生產了一遍。據魔鏡市場情報,駱駝在戶外裝備市場的份額從2020年的3.2%躍升至2025年的18.7%。
駱駝也不那么“直男”了。抓女性消費者需求,穩準狠,女生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比如,2024年推出的“冷白皮”系列防曬衣單品,一夏天賣出去200萬件。
還有,“鞋王”百麗。
2017年,百麗在電商的沖擊下遭受了嚴重的困境,大量門店關閉,被高瓴資本花了531億收購了。很多人以為張磊這次買虧了。
百麗這兩年開啟了“科技革命”之路:走線上路線,通過AI算法預測流行趨勢,將設計周期從45天縮短至7天;3D打印技術實現“千人千面”定制鞋履,回頭客非常多。成都太古里的一家旗艦店,靠給消費者“VR試鞋+足部健康檢測”一站式服務,每月銷售額突破500萬元。
其實,也不用大驚小怪,這些品牌無非是將以前運營架構中的“人、貨、場”關系,在新時代的消費環境中再重構一次而已。說白了,就是抓住當下消費者的習慣和喜好,然后賣給他們,這些品牌當年也是這么做的。
2./ 拿捏“時代密碼”的老牌子,被誰逼到“死胡同”?/
班尼路1981年創立于中國香港,1995年,以“香港明星同款”的標簽殺進內地,在上海南京路開了第一家店。當時已經富起來的群體,急需“新衣服”,班尼路正當其時。
因為噱頭十足,賣得好,班尼路于是輪番請到劉德華、周潤發、張曼玉、王菲、黃曉明等人為其代言。然后就是瘋狂開店,巔峰時期內地門店多達4000家,當時一件T恤賣到199,“特許經營”模式還被寫進商學院教材。
2006年寧浩導演拍攝《瘋狂石頭》,還特地讓黃渤在電影中免費給班尼路做了一次口播廣告:“牌子呢,班尼路”。這次廣告沒收錢,一是寧浩報答劉德華給電影投資,二是他或許真的覺得班尼路就是個國際大牌。
另一個“時代衣褲”真維斯起源于澳大利亞,1980年代中國香港一家制衣廠為他們代工,后來干脆收購了品牌,進軍內地市場。借助改革的東風,成為“小鎮青年”的時尚啟蒙,快速在國內開了3000多家門店,2014年銷售額就達到50億。
達芙妮從創立初期便將目標群體鎖定追求時尚的年輕女性,給她們提供潮流和性價比,成功塑造了“女鞋界的王者”形象,SHE、劉若英、劉詩詩、全智賢、高圓圓都先后代言過達芙妮。2004年其年銷量達5000萬雙,占據國內女鞋市場20%份額,曾有7000家門店遍布全國各大商圈。
還有美特斯邦威,因為傍上了周杰倫這個大腿,一度成為年輕人潮流經典。2008年上市時市值就有185億元(現在還不到50億),而且還發明了了“虛擬經營”模式,即生產外包,直營少加盟多的模式,被很多企業學習。
這類服裝企業還有很多,他們成功的密碼也都驚人相似:
一、占據渠道。通過加盟模式,快速占領各類步行街、百貨商場,當時也沒有網購,這些門店成了消費者“逛街必買”的坐標。班尼路曾創下一天開3家店的記錄。
二、營銷轟炸。就是砸錢,簽約明星,在電視、紙媒進行飽和式投放。達芙妮每年廣告支出超2億,美邦更是為了周杰倫和其他代言人要花掉營收的15%。
如果說有第三條秘訣的話,就是把前兩條都準備好了,等消費者看了廣告,自己往里跳。
然而,“班尼路們”的好日子很快到頭了。2008年后,ZARA、H&M、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進入中國,他們確實會玩,一周上新幾百款,又快還便宜。此時,淘寶又崛起了,網上100元三件的衣服也很有型。
大多數服飾品牌因為周期慢、效率低、價格高的特點在同行襯托下被秒成“渣渣”,又因為品牌“過于老”被年輕人嫌棄,它們賴以為生的門店模式變成“關門模式”。比如,2018年,班尼路母公司德永佳集團財報營收一年跌了42%。
當然,經過幾年“消化”,他們又學會了互聯網營銷方式,才有了卷土重來的機會。
“伺候好”消費者,“翻身”不是什么大問題,現在好多網紅品牌,一秒“重生”。
3./ 網紅關店潮下的“金蟬脫殼”,換個馬甲走高端路線?/
去年開始,好多賣衣服的大網紅在關店。
退貨率飆漲,抖音女裝“一姐”羅拉密碼停止直播帶貨;淘寶上,張大奕的“吾歡喜的衣櫥”、周揚青的“GRACE CHOW”相繼謝幕;今年,“李大米 Lidami”,“We Margiela”“井上梧桐”等十幾家“網紅老店”也接連宣布閉店......
2024年張大奕宣布清倉閉店自己經營了10年的淘寶店鋪“吾歡喜的衣櫥”,你以為她就從此去過清閑日子了嗎?
并沒有,她其實悄悄給自己準備好了“后路”。早在兩年前,張大奕就“偷偷”推出了新店“The Vever”,背后運營公司同樣是其持股的莫比烏斯(杭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此前的“吾歡喜的衣櫥”同屬一家。
現在,“The Vever”正在火熱運營中,出鏡也是張大奕本人,每一條鏈接上都附帶“THE VEVER張大奕”字樣。要是說不同的話,新品牌多了外國模特展示,呈現服裝角度更專業、多元了,價格也普遍比以前高出20%左右。
目前,The Vever 已積累了9.5萬粉絲,近一年來有 4 萬 88VIP 用戶下單,月銷量超 3 萬件,店內多款熱門單品處于缺貨狀態。
另一位初代網紅雪梨,因偷稅問題“大號”被封,她在“換個馬甲”繼續征戰淘寶,新店叫做“Lilylikes Online”。
由于準備得早,2023年就開始運營“Lilylikes Online”,目前粉絲已經積累到112萬,月銷量超20萬件,復購率高達60%,還長時間入選“紅人大咖女裝店鋪”前3的位置。
除了張大奕、雪梨,很多網紅服飾店選擇“重新來過”。
比如曾是淘系第一女裝的ASM ANNA關店后,又以“ASM ANNA 安娜”重新開業;網紅滕雨佳在其三金冠店鋪“SHOWAMIU”閉店后,接著推出“且可 Chill Cozy” ......
首先說一下,網紅為什么關店?并非她們掙夠了錢,要去閑云野鶴。當下網紅店鋪,尤其是女裝普遍面臨退貨率高的問題,加上衣服本身貨不對板、質量欠佳等問題,店鋪很難盈利。張大奕在2024年被媒體問到關店原因時直言:“因為服裝這個品類微薄的毛利率支撐不了各項運營成本。”
所以,這些網紅在新一輪開店潮中的規律,非常明顯且統一:
一,定位中高端,客單價提高。衣服樣式、版型比之前有改進,同時大量運用天絲、亞麻、真絲、羊毛羊絨、粗花呢等面料,試圖用提高產品品質,獲得更多溢價,進而獲取利潤。
二、逐步去個人IP化,向品牌過渡。張大奕、雪梨這些古早網紅,店鋪都帶有濃濃的個人色彩,甚至很多人就是沖著她們的人去購買產品。現在的店鋪則更多專向品牌經營,不同產品找不同模特,照片更多聚焦服裝本身,運營更加精細。
雪梨也在日常Volg 中透露:“從新品牌開始,我就有清晰的戰略,告別個人 IP、個人流量,全面品牌化,多渠道運營。”
老品牌、老網紅都在搞《重生之我帶著新營銷套路殺回來了》,以后的服裝市場要熱鬧了。很可能,上班穿著張大奕新店的真絲襯衫,腳踩Jennie 演唱會同款達芙妮長靴,回家又換上班尼路的T恤和回力國潮鞋......
從當下來看,無論是老品牌換新顏,還是網紅換個馬甲繼續征戰服裝市場,無非就是摸準了消費趨勢脈搏的新型營銷敘事。他們的“重生”,就是想方設法,使消費者還能點擊一次“立即購買”的營銷改變而已。
挺好的,商業世界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永遠的變化。還有什么商業模式比學會“不斷討好”消費者更有效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