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小區公共收益調查
時間:2025-07-16 19:15:27 出處:百科閱讀(143)
“我們小區的仙桃小區公共收益有多少”“收益去哪了”“這些錢我們怎么沒‘摸’著”……生活中,不少小區業主都有這樣的公共疑問。
小區公共收益關乎每一位業主的收益切身利益,這筆收益由誰管理、調查數額多少、仙桃小區流向何處?公共眼下,我市正深入開展“整治物業服務履約不到位、收益侵占業主公共收益”等問題專項整治。調查如何破解公共收益管理難題,仙桃小區推動其規范化、公共透明化?收益近日,記者走訪小區、調查物業企業及市物業管理所等,仙桃小區探尋破解之道。公共
通報典型案例 明確收益歸屬
市住房服務保障中心通報的收益“仙桃市物業服務履約不到位、侵占業主公共收益等問題專項整治典型案例(第一期)”顯示:仙桃市繁鑫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新城名都小區)未經業主大會同意,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用途并利用公用部位經營,侵占業主公共收益;仙桃市第一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滿庭春小區)未按要求公示公共收益。
究竟哪些收益屬于公共收益呢?公共收益是指利用住宅小區內業主共有部分(含公用設施)開展生產、經營、租賃等活動,扣除合理成本后的收入。依據相關法律,小區公共場所、公用設施歸全體業主共有,由此產生的收益也應歸業主共有。但當前公共收益管理存在收支不公開、信息不完整,甚至收益被違規侵占等亂象。
上述兩起案例中,繁鑫物業將新城名都小區14號樓物業管理用房第2層和未成年人文化活動中心對外出租,改變規劃用途并侵占收益,違反《物業管理條例》。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已下達整改通知書,約談項目負責人,對該公司罰款5萬元并追繳公共收益。第一物業則未規范公示滿庭春小區公共收益。目前,在屬地社區居委會、小區業委會監督下,該公司已核算并公示2024年度公共收益100.91萬元(含地面停車費、電梯廣告費、場地租賃費等)及支出明細。
以案示警、以案促改。我市正推進專項集中整治,定期通報曝光群眾反映強烈的典型案例和相關物業企業。
公共收益逐步“曬”在陽光下
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個小區發現,公共收益管理正逐步透明化。其涵蓋地面停車費、凈水機使用費、廣告費、場地租賃費等。針對“收益歸屬”與“監管責任”兩大焦點,記者展開了探訪。
仙桃碧桂園、朝陽麗景小區公開公示公共收益(加框處)
“小區公共收益貼在公示欄,收支一目了然,我們很放心。”家住仙桃碧桂園小區的張先生說。
該小區由碧桂園生活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仙桃分公司管理,2020年12月交付,共21棟樓、2000余戶住宅,收房率98%、入住率約40%,常住人口2400余人,2024年物業費繳費率達95%。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季度第一個月月底前,會將上一季度公共收益收支情況在小區公告欄等醒目位置公示。目前收益主要包括地面車位租金、電梯廣告等。“地面車位租金30元/月,我們與業委會約定,三成收益用于物業管理公共服務,其余七成由全體業主共享;電梯廣告與人臉識別系統為‘置換’。”截至6月30日,該小區公共收益累計680653元,今年上半年已支出2萬余元用于維修消防管網、電梯鋼纜繩等設施,還計劃增補公共區域監控、翻新游樂場設施,目前收益處于良性狀態。
7月9日,記者在朝陽麗景小區看到,公共收益情況公示清晰。該小區由仙桃市萬珍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管理,共16棟、1500余戶,2024年1月交付,收房率近90%、入住率約30%,正按規定更新今年上半年公共收益情況。
朝陽麗景物業服務中心
“小區地上無停車位,沒有地面停車費;電梯廣告費在減少。7月1日起新增‘智慧水站’,其使用費屬公共收益。近期還策劃了‘露天電影’活動,提升業主居住體驗。”萬珍物業負責人介紹,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朝陽麗景小區公共收益總計59560元,主要來自廣告費。根據合同,物業公司分成30%。因小區尚未成立業委會,公共收益由屬地金臺社區參與監督管理。
依據相關法規,未成立業主大會的小區,公共收益由物業代為管理,需單獨列賬并接受監督;已成立業主大會的小區,由業委會管理,需設立專戶并嚴格履行使用程序。
聚焦關鍵環節 保障業主權益
小區公共收益底數不清、管理不規范、擅自利用公共部位經營、未按規定公示收支情況等侵占業主權益的問題,均被列入此次重點整治范圍。市住房保障部門通過實地走訪、會議調度、重點約談等方式,對英倫名邸、東城國際等7個投訴集中的小區掛牌督辦,目前整改正在推進。
“以前對公共收益使用知之甚少,整治后心里有了‘一本賬’。”在滿庭春小區回訪時,業主這樣反饋。
截至目前,全市121個物業專管小區已完成排查,收集問題210個,下達整改通知單71份,完成整改127個,正在整改83個;行政處罰企業1家,追繳公共收益18.45萬元;督促15個小區業委會開設專戶,保障184萬元公共收益安全。
“接下來,我們將優化排查方式,加大整改力度,強化線索移交,聚焦公共收益歸集、存儲、使用等關鍵環節,推動管理更規范、監督更有效,切實保障業主權益。”市物業管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聲明:本公眾號未標明原創的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交流學習之用,不用于商業行為。如有侵犯了企業、媒體、公司、個人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本公眾號發布的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仙桃周刊融媒體記者 許雅亭
責編:周方婷
編審:宋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