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稀土打怕了,特朗普對銅征50%關稅,中國銅產業有多強?
時間:2025-07-16 10:06:15 出處:知識閱讀(143)
特朗普繼續揮舞關稅大棒,被稀要對銅加征50%關稅。土打
自從有消息傳出,怕特紐交所的朗普銅期貨價格就坐上了過山車,經歷了一場大起大落,對銅人們都調侃說,征關特朗普已經不炒股票了,稅中現在改炒期貨了。國銅
那么,產業特朗普為何要對銅征收這么高的有多關稅?
答案只有一個,他擔心銅跟稀土一樣,被稀成為下一個卡美國脖子的土打產業。
今年2月份,怕特白宮發言人就曾經表示,朗普說美國有充足的對銅銅礦資源,但他們的冶煉和精煉能力遠落后于競爭對手,這里的競爭對手,指的自然是東方大國。
特朗普這次對銅加稅時,也說了他的目標是為了維持美國銅金屬的供應鏈韌性。
事實上,美國的銅產業確實跟稀土產業比較像,同樣是他們上個世紀的優勢產業,但伴隨著產業空心化之后,現在主要依賴從中國進口。
就拿稀土來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前,美國一直都是稀土產業的全球霸主,無論是精煉技術,還是產能規模,都穩居全球第一。
但隨著中國稀土產業的崛起,美國人認為造不如買,開始大量進口中國稀土,導致美國本土的稀土產業逐漸凋零,如今被卡脖子卡得痛不欲生。
銅產業也是一樣,銅被稱為有色金屬之王,從汽車手機到計算機芯片,現代制造業的任何一個領域,幾乎都離不開銅。
美國也曾經是銅產業大國,但從1997年之后,就快速衰落,美國的銅儲量盡管比中國高,但每年都要把大量的銅礦石運到中國精煉加工。
美國本土現在僅僅剩下3家冶煉廠,他們的精煉銅產量已經不到全球3%,每年需要進口超過80萬噸的精煉銅。
與此同時,中國的銅精煉能力,已經是全球遙遙領先的地位。
從2019年到2024年,全球范圍內新增銅產業投資550億美元,這其中中國占了將近一半。
自2000年以來,全球銅冶煉廠增長的產能,有75%都是由中國貢獻的。
同時,根據USGS的數據,如今中國每年生產全球一半以上的精煉銅,超過了1200萬噸。
正是因為中國銅產業的快速崛起,才引發了特朗普的擔憂,他害怕繼續這樣下去,銅跟稀土一樣也會成為卡脖子產業,所以就趁著美國技術還沒有完全斷代之前,趕緊加關稅,想扶持美國本土的銅產業。
但特朗普這么做,真的有意義嗎?
中國是一個全產業鏈國家,現在全球的任何一個產業領域,中國都可以說是深度參與,稀土和銅只是中國優勢產業中的冰山一角。
他今天覺得稀土被人卡脖子了,明天又覺得銅業也有危險,那么類似的產業還有很多,特朗普的關稅是加不完的。
除非他對全球大多數產業都進行重塑,把供應鏈都搬回美國本土去,否則就不可能擺脫對中國產品的依賴。
但特朗普要是真的大規模回遷供應鏈,又牽扯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也就是經典的特里芬難題。
所謂的特里芬難題,是說如果你的貨幣是國際儲備貨幣,就必須長期對外輸出貨幣,因此就得保持貿易逆差,本土的制造業就會受到削弱,而想要讓本土制造業重新強大,就得放棄國際貨幣的地位。
可是,特朗普一邊利用美元的霸權地位,繼續輸出美債,一邊又想用借來的錢把制造業搬回美國,這屬于是典型的既要又要,他是在挑戰特里芬難題。
如果他失去了美元霸權,36萬億的美債會立馬崩盤,美國經濟必然陷入長期的蕭條,可是要維持美元霸權,就不可能重振美國的本土產業,這本身就是個悖論,特朗普告訴全世界他都想要,這明顯是不現實的。
特朗普這種違背經濟規律的做法,短期內有可能會讓美國經濟曇花一現,但從長遠來看,其實是在給美國經濟埋雷,他繼續這么搞下去,我們就看美國制造業跟美債哪個會率先崩盤。
聲明:個人原創,僅供參考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