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廢棄物難題待解 穩健醫療:全棉替代化纖是破局關鍵
時間:2025-07-19 14:18:16 出處:綜合閱讀(143)
中國商報(記者 馬嘉 文/圖)“據統計,手術室廢醫療行業碳排放已占全球總量的棄物全棉4.4%—5.2%,其中高投入、難題高消耗的待解手術室是醫院運營中廢棄物產生量最大的區域,其貢獻的穩健廢棄物量可占醫院廢棄物總量的20%—30%。”7月17日,醫療穩健集團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陳惠選、替代穩健醫療品牌市場總監禹露露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化纖“中國化纖產量占全球的破局70%,而一臺手術產生的關鍵化纖防護服、床單等廢棄材料數量巨大,手術室廢以棉花原材料代替化纖的棄物全棉步伐需加速。”
在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難題穩健醫療“綠色手術室”的待解沉浸式體驗吸引了不少觀眾。
穩健醫療在鏈博會上展出的穩健“綠色手術室”。
據禹露露介紹,穩健醫療推出了多種創新綠色科技產品,比如一次性使用無菌手術包、采用0鉛新材料的防輻射服系列產品等,這些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用棉花代替了化纖。
陳惠選進一步補充道:“化纖是塑料微粒的重要來源之一,這些不可降解的塑料微粒一旦進入自然環境,將對土壤和水源造成長期污染。”
今年年初,穩健醫療正式推出了“綠色手術室”綜合解決方案。“我們希望通過推廣‘全棉替代化纖’的模式,不僅能減少醫療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更能提升醫療過程中的舒適度與安全性,最終實現一場關乎醫療質量、醫療效率與生態保護的深度變革。”陳惠選表示。
事實上,用棉花替代化纖并非易事。首先,在成本方面,醫用級棉制品的生產成本和加工難度通常高于化纖制品,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其在市場上的推廣力度。其次,在某些對性能有嚴苛要求的醫療場景下,例如需要極高防水性或阻燃性的防護裝備,化纖的性能優勢依然明顯,如何通過技術創新,使棉制品在保持環保優勢的同時也能滿足這些特殊需求,是穩健醫療需要應對的挑戰。
禹露露表示,這不是簡單的材料替代,而是醫療供應鏈的重構。傳統化纖醫療耗材因成本低、防水性強而被廣泛使用,全棉替代化纖面臨兩大挑戰,一是棉纖維天然親水性易導致液體滲透,二是滅菌工藝要求更高。穩健醫療通過全棉水刺無紡布專利技術,使棉纖維經高壓水刺后形成致密網狀結構,兼具防護性與透氣性。
資料顯示,以1件全棉T恤為例,從棉花種植過程到成衣環節,整個過程碳排放量為7千克,而1件化纖面料T恤碳排放量則高達47千克,這表明棉質材料在碳減排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由此可見,在年手術量達萬例級的三甲醫院場景中,采用棉質材料替代化纖材料的碳減排效益將十分突出。
“我們也在積極探索和研發新的技術,例如通過對棉花進行天然改性或與其他環保材料復合,來增強其在防水、透氣等方面的性能,并確保其在消毒滅菌過程中的穩定性和有效性。”禹露露說,“同時,我們也致力于與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優化供應鏈,降低成本,讓綠色醫療耗材能夠被更廣泛地接受和應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