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權二次生變?江特電機緊急停牌,五年前贛鋒鋰業入主曾告吹
時間:2025-07-23 15:56:39 出處:百科閱讀(143)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雨辰
圖片來源:圖蟲
7月21日晚間,控制江特電機(002176.SZ)一則公告引發市場震動。權次公司實際控制人朱軍、生變盧順民正在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事項,江特緊急可能導致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電機公司股票自7月22日開市起停牌,停牌預計不超過2個交易日,年前目前各方尚未簽署相關正式交易協議,贛鋒擬就相關事項進行進一步論證和磋商。鋰業
這是入主繼2020年之后,江特電機第二次籌劃控制權轉讓。曾告五年前,控制因連續虧損瀕臨退市的權次江特電機曾向贛鋒鋰業伸出求援之手,卻因雙方未能就避免同業競爭的生變解決方式等關鍵條款達成一致意見而導致交易流產。
如今,江特緊急在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行、上半年預虧最高1.25億元的背景下,江特電機再度走到控制權變更的十字路口。
7月22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江特電機董秘蔣孝安,問及能否透露交易對方產業屬性或地域背景,對方明確表示不接受采訪。
停牌易主,江特電機的二次轉身
江特電機成立于1995年,并于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智能電機產品及鋰產品為一體的企業,公司總部位于被稱為“亞洲鋰都”的江西宜春,下屬子公司、分公司遍布國內江西、天津、浙江等省市及境外德國等地區,經營業務主要分為智能電機板塊與鋰板塊。
資本市場對江特電機控制權變更并不陌生。2020年8月,公司就曾因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停牌,當時擬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正是鋰業巨頭贛鋒鋰業(002460.SZ)。
五年輪回,相似場景重現。根據江特電機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朱軍、盧順民已啟動控制權變更程序,但各方尚未簽署正式交易協議。
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江特電機股價上漲1.18%,報收7.74元,總市值達132億元。這一市值表現與2020年籌劃首次易主時已不可同日而語——當時公司因連續虧損被“*ST”,股價一度跌至1.25元的歷史低點。
江特電機同時宣布,全資子公司宜春銀鋰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宜春銀鋰”)將于7月25日起停產檢修約26天,以“降低生產成本,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行”。這一安排發生在碳酸鋰價格的觸底反彈期間。
據上海有色網數據,7月22日,碳酸鋰(99.5% 電池級/國產)價格漲1100.0元報6.91萬元/噸,創逾2個月新高,連漲3日,近5日累計漲4160.0元,近30日累計漲8710.0元。
5年前轉手贛鋒鋰業未成
時間回溯至2020年4月,因2018、2019連續兩年凈利潤為負,江特電機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冠上“*ST”帽子。
除此之外,江特機電接連收到關注函、問詢函及警示函,以及不得不變賣子公司股權以補充流動資金等。在情勢緊迫之下,江特電機決定“引進戰略投資者”以保殼。
2020年6月,江特電機董事盧順民擬定《成為江特電機第一大股東方案》,發送給時任董事長朱軍。該方案詳細說明了戰略投資者可以通過二級市場交易及股票增發方式成為江特電機第一大股東。隨后,公司高管按方案積極尋找戰略投資者,最終鎖定同處江西的鋰業巨頭贛鋒鋰業。
2020年6月起,贛鋒鋰業與江特電機接洽,贛鋒鋰業董事長、時任總裁李良彬等赴江特電機考察,雙方就合作事宜進行交流。
2020年8月12日,雙方簽訂《合作備忘錄》,約定贛鋒鋰業獨家認購江特電機非公開發行的全部股票,成為控股股東,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將成為實際控制人。然而僅一周后,因“未能就避免同業競爭等關鍵條款達成一致”,交易宣告終止。
值得一提的是,在雙方洽談期間,贛鋒鋰業證券賬戶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交易“*ST江特”股票獲利110.53萬元。這一行為最終招致監管重罰,2024年7月6日,贛鋒鋰業被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331.59萬元,李良彬被罰60萬元,時任董秘歐陽明被罰20萬元。
更具戲劇性的是,隨著后續碳酸鋰價格的持續飆升,江特電機的股價在2021年9月14日沖至周期性小峰值,達到32.56元/股,對應市值高達521億元。
過山車式業績,從巨虧到暴賺再陷泥潭
江特電機的業績軌跡猶如碳酸鋰價格走勢的鏡像反映。
Wind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江特電機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0.14億元、3.86億元及23.2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0.71%、2592.71%及503.05%。在此期間,碳酸鋰價格從底部的4萬多元/噸飆升至60萬元/噸,漲幅高達12倍。
此后隨著碳酸鋰價格回落,江特電機業績急轉直下。2023年全年,公司營收降至27.99億元,同比下降57.41%;凈利潤虧損約3.97億元。2024年虧損態勢延續,全年凈利潤虧損3.19億元。
圖片來源:Wind
據江特電機7月14日發布的業績預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預虧9500萬元至1.25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進一步擴大。分季度來看,一季度已虧損4308萬元,意味著二季度虧損加速。
公司解釋虧損主因是“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導致鋰鹽板塊虧損”。
產能方面,根據已探明礦區的儲量統計,江特電機持有或控制的鋰礦資源量超過1億噸。公司目前擁有四條鋰鹽生產線,其中兩條為利用鋰云母制備碳酸鋰產線,另外兩條為利用鋰云母/鋰輝石制備碳酸鋰的混線,4條產線合計碳酸鋰設計產能4.5萬噸。
7月22日,真鋰研究創始人兼總裁墨柯在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表示,江西鋰云母的品位相對較低,但生產成本最低也在7萬元/噸左右。當前,碳酸鋰的價格已經低于云母提鋰成本,鋰云母礦相應的也較難出手。“近期碳酸鋰價格雖有所回調,但僅為震蕩反復。個人預計,整個行業的清庫存工作可能要延續至明年。”
五年前入主未成的贛鋒鋰業,是否會再度出手?7月22日,一位接近贛鋒鋰業的人士向時代周報表示:“沒聽說相關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