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板]馬德興:女足新老交替尚未完成,需要多與強隊交鋒拉練
時間:2025-07-18 00:11:08 出處:百科閱讀(143)
虎撲07月17日訊 2025年第9屆東亞杯女足賽昨天(16日)在韓國水原落下帷幕。流言拉練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也撰文對此發表了評論,板馬馬德興表示,德興以基本是女足最強陣容出戰的中國女足還是沒有冠軍的命,在最后一場對陣以二線陣容出戰的新老需多日本女足的比賽中雖創造了不少機會,但還是交替交鋒未能取得進球,0比0互交白卷,完成從而最終以1勝2平積5分、強隊因相互間進球數少1個而獲得亞軍。流言拉練至此,板馬中國女足在今年年內最重要的德興一項賽事中就此劃上了句號。縱觀女足的女足表現,用“有希望但前景難測”來形容或許是新老需多最為貼切的。
①新老交替尚未完成
此番出戰東亞杯賽的交替交鋒中國女足可以說是正處新老交替之中,盡管中國足協在出征之前沒有對外公布此番出戰的完成目標,但內部則是希望能夠結束女足從未染指冠軍的歷史。從這個角度來說,最終只獲得亞軍,多少令人感到遺憾。特別是,在對陣東道主韓國女足的首輪比賽中,在連續兩次領先的情況下,上、下半時的傷停補時階段丟球,只能以2比2與對手言和。特別是下半時傷停補時第4分鐘的丟球,更是讓中國女足最終與冠軍失之交臂,著實令人扼腕。當然,三場比賽沒有敗績,而且力壓日本二隊,也算是可以令人接受的。
更為重要的是,本屆東亞杯女足賽上,女足隊伍的不少年輕球員還是展現出了實力,甚至可以說是通過本屆東亞杯賽,已經在國家女足隊伍中站穩了腳跟,這樣的收獲或許比冠軍更為重要。譬如,像22歲的邵子欽以3球成為本屆賽事的最佳射手;20歲的門將潘紅艷在對陣韓、日的兩場重要場次中首發登場,經受住了考驗;20歲的霍悅欣對陣中國臺北隊以右后衛首發、對陣日本隊替補登場;19歲的王愛芳在對陣日本隊的比賽中也首發出場,且表現很不錯;更有像28歲的呂亞童完成了國家隊的首秀;等等。這些新生力量的加入,無疑讓中國女足內部加劇競爭的同時,也更進一步提升了整體的戰斗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中國女足的更新換代相比之下還是有些晚了,因為在2024年5月份正式任命米利西奇出任女足主帥之后,當時的中國女足面臨著連續兩年沒有大賽的任務,女足就應該馬上展開換血、啟用更多的年輕球員,特別是像參加過2024年3月份的U20亞洲杯女足賽中的眾多球員應該被大膽提拔直接進入到國家隊中,因為那屆U20亞洲杯賽上,中國女青隊盡管未能殺入四強、拿到女足世青賽參賽權,但因為是和最后的冠亞軍朝鮮隊、日本隊同組,而且朝鮮女青隊和日本女青隊也是同年哥倫比亞女足U20世青賽的冠亞軍,朝鮮女足橫掃亞洲和世界,但唯一一場平局就是與中國女青隊戰成1比1。換而言之,中國女青隊是具備了相當的實力,只不過有時足球比賽的勝負還需要些運氣。而且,女青姑娘們在比賽中的表現相當出色,像前面提到的潘紅艷、王愛芳、霍悅欣以及未能入選這次東亞杯賽陣容的汪思倩等都是那支女青隊伍中的中堅力量。
當然,因為米利西奇已經遠離足球有一段時間,而且上任之時對中國女足的情況基本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需要時間來逐步熟悉與了解中國女足的現狀。所以,上任伊始,女足隊伍依然以老面孔為主,直至差不多一年之后,才開始啟用更年輕的球員,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相比韓國女足、日本女足,中國女足的換血顯得有些晚了。因為韓國女足主教練申相又在去年10月份才開始接手,但因為其助手樸潤貞是原韓國U20女青隊的主教練,所以此番換血的幅度和力度遠超過中國女足,此番東亞杯女足賽之前,申相又就表示韓國女足已完成了新老交替,甚至公開表達過想要在東亞杯賽上奪冠的想法。盡管沒有戰勝中國女足與日本女足,但最終還是如愿奪得了冠軍。
征戰東亞杯賽,一方面是展現自己的實力和水平,同時爭取最好成績;但另一方面更是洞察和了解對手的好機會。當我們在為自己女足姑娘們的表現欣慰之時,更需要看到我們對手的變化。
②有好苗子尚需雕琢
某種程度上,米利西奇是幸運的,因為手里還是有不少好苗子可用。譬如,水慶霞時代后期,中國女足最令人頭疼的或許是中鋒的人選。2003年出生的邵子欽當時或許還小,盡管有王珊珊,但因為沒有好的中后衛,所以王珊珊一度被后撤到中后衛位置上。但王珊珊的后撤讓女足少了“箭頭”。而身高接近1.80米的邵子欽的徹底涌現,讓中國女足找到了箭頭。而且,這樣的好苗子在整個亞洲女子足壇也是不多見的。而且,邵子欽的支點作用、頭球的沖頂以及場上不惜體能的跑動,且還有一定的速度,這些都是她未來成為中國女足新領軍人物可以依靠的先天基礎。
再譬如門將潘紅艷,盡管在本屆東亞杯首輪對陣韓國女足的比賽中,外界對小潘的非議不少,但潘紅艷的身體素質同樣是亞洲范圍內不可多得的,對陣日本女足再次首發,說明了教練組對其的信任。這顯然有助于潘紅艷的成長。
類似的例子可以舉出不少。以目前中國女足的現狀與實力,“立足亞洲、沖擊前三”是比較務實的。縱觀亞洲范圍內,想要找到邵子欽、潘紅艷這樣的“一頭與一尾”的球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如何針對有潛質的好苗子專門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這恐怕是擺在教練組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起源于荷蘭、遍及歐洲足壇的“IDP(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個人發展計劃)”就顯得極為重要,就是針對某個球員的特長與弱點展開有針對性的特訓。當然,這種“特訓”并不局限于邵子欽與潘紅艷,現在國家女足中的每一名球員都有必要接受這種特訓。
盡管這些球員日常都在俱樂部球隊,國家隊教練組只能在國家女足集中時才能親自展開輔導。但如何進一步加強國家女足與俱樂部球隊、主教練之間的溝通、聯絡,將國家隊延伸到俱樂部,這恐怕是擺在女足國家隊教練面前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不止于此。在本屆東亞杯賽上,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很多女足球員在國家隊中所司職的位置與俱樂部球隊大相庭徑。這或許是國家女足根據目前的隊伍人員情況做出的選擇。那么,如何將這種調整進一步延伸到俱樂部?這同樣需要教練組與地方俱樂部進行溝通、交流。
在我們為女足涌現出不錯的后備力量而感到欣慰時,我們更應該注意到:目前中國女足最大的短板恐怕還是在后防線上,即中后衛位置上。吳海燕作為32歲的老將,打滿了本屆東亞杯賽的全部三場比賽,與之搭檔的是汪琳琳和竇加星。兩位“00后”中后衛從上屆開始就不斷被委以重任,但至今依然很難挑起大梁、獨當一面。這某種程度上也與女超聯賽開始依靠外援有很大關系,一如男足中超聯賽。那么,如何在明年亞洲杯賽之前挖掘出更合適的中后衛人選?這顯然是留給教練組的一大難題。
③明年才是大賽之年
對主教練米利西奇和他的助手而言,坦率地說,2024年和2025年是相對“舒適”的兩年,去年5月份上任之后并無大賽任務,而且由于女足本身在國內的關注度不高,這就使得米利西奇和他的隊伍可以避開外界的各種聲音。此次東亞杯賽最多也就算是一個小考,但還是沒有拿到理想的成績來為自己上任一年多來的工作給出注解。接下來,中國女足今年年內更無大賽,最多也就是國際足聯指定的女足國家隊比賽窗口期,可以安排一些熱身賽。當然,因為全運年的關系,各地方女足肯定會更關注全運會女足賽,相比之下,國家隊的熱身賽反而并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全運會結束之后,中國女足將在2026年面臨著兩大賽事任務,即明年3月份在澳大利亞進行的女足亞洲杯賽和9月份在日本進行的亞運會女足賽。屆時,中國女足將面臨真正的考驗。女足亞洲杯賽,盡管中國女足是以衛冕冠軍身份直接晉級決賽階段比賽,但在決賽階段分組抽簽時,中國女足將只能是以第二檔次隊伍參加分組抽簽,因為亞足聯已經決定按照國際足聯的世界排名來進行分檔。這就意味著:中國女足在小組賽中肯定將遭遇澳大利亞、日本和朝鮮三強中的一隊。以目前中國女足的整體實力,恐怕與三強之間的實力還是有差距的。
如果中國女足無法取得小組第一,就只能以小組第二的身份晉級淘汰賽,但1/4決賽的對手有可能是其中一個小組第一名,也有可能是其中一個小組的第二名。這需要看中國女足被分到哪個小組。一旦遭遇小組第一,則中國女足面臨著有可能無緣四強的尷尬!而且,如果迎戰其中一個小組第二,假設是韓國女足,中國女足能否有把握戰而勝之?沒有人可以給出肯定的答案。這其實也是記者緣何在先前打完與韓國女足的比賽后強調女足要有“憂患意識”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我們亟需提高自身的硬實力。
至明年9月份的日本亞運會女足賽上,盡管澳大利亞女足將無緣參賽,但日本、朝鮮以及韓國三強依然是我們想要爭取好成績時所必須要闖過去的“坎”。
當我們在為女足姑娘們5比0大勝烏茲別克斯坦隊、5比1大勝泰國隊而感到高興時,我們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亞洲女足就是“五強之爭”,其他隊伍近期之內根本就無法撼動這五強的地位,即便是像菲律賓女足大量引進歸化球員也無濟于事。所以,中國女足在接下來的熱身賽安排中,需要多與強隊交鋒,哪怕是前往歐洲拉練大比分慘敗,也好過大比分取勝亞洲二三流隊伍,唯有不斷與強隊過招,中國女足才能真正得到鍛煉,也才能在亞洲大賽上有所作為。
來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