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投的上海獨角獸,要IPO了
時間:2025-07-24 05:20:16 出處:探索閱讀(143)
每天3億人用的雷軍刷臉支付、外賣小哥的上海獸“碰一碰”神器……這背后藏著的是一家從潮汕起步的企業。
2025年7月9日,獨角提供上述技術的雷軍“商米科技”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它是上海獸由汕頭中專畢業生——林喆所創業。2021年,獨角該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金,雷軍成為行業獨角獸企業。上海獸
此前,獨角商米科技曾于2021年6月向上交所提交A股上市申請,雷軍但于2022年3月自愿撤回申請。上海獸隨著商米科技遞交招股書,獨角這位潮汕中專生開啟二次上市之旅。雷軍
招股書顯示,上海獸商米科技是獨角全球最大的安卓端BIoT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收入來源為智能設備的銷售。灼識咨詢顯示,按2024年的收入計,其安卓端BIoT解決方案市場份額已超過10%。
汕頭中專生創業,年入35億元
林喆的創業故事頗具勵志色彩。1994年,中專畢業的林喆在潮汕擺地攤、賣二手電腦,結果2年就賺到300萬元,成為潮汕地區最大的電腦零售商。
彼時,正逢中國零售行業對外開放,林喆看到,POS收銀系統市場被IBM等國外品牌所壟斷,這些品牌的POS機價格昂貴,一臺要價3.8萬,讓中小商戶望而卻步。隨即,林喆表示,“我要造中國人自己的POS機。”
2016年,林喆造出全球首款安卓收銀機,僅3個月時間就“干翻”國際大牌,成為中國安卓POS機市場的第一名,在中國70%的餐飲百強商戶中賣爆。
更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林喆牽手支付寶,研發了全球首臺刷臉支付設備,讓消費者在超市里實現這一功能。之后,兩者又合作開發了“碰一碰”商用終端,如今被廣泛使用。
截至目前,林喆的智能設備被賣到迪拜、日本、歐洲等地,有超過100種行業細分垂直領域,包括餐廳、超市、運動健身、診所及物流配送等行業。
招股書顯示,商米科技建立了廣泛的全球覆蓋與本地化能力,業務覆蓋200多個國家及地區。2022年-2024年,商米科技實現營收34.04億元、30.71億元和34.56億元,對應凈利潤為1.60億元、1.01億元和1.81億元。
其中,2024年,商米科技營收較2023年增加12.6%,美洲及歐洲的收入占比超過50%。
另據招股書顯示,未來,商米科技將向AI驅動的BIoT進化。在AI原生硬件方面,商米科技會升級AI能力,如AI算法、智能麥克風陣列等;軟件生態系統中,將開發生成式AI工具,降低非技術人員使用門檻;數據分析能力上,為商業合作伙伴提供可行動的業務及運營洞察,提升運營效率。
首輪投資人大賺31倍
由于看準了市場痛點,商米科技的發展速度也非常驚人。從2016年2月以“上海商米科技有限公司”之名正式運營,到2019年4月完成云鑫創投領投D輪融資、估值突破10億美元,這家公司僅用了3年零2個月時間。
招股書顯示,2013年,林喆先在上海成立了我有信息科技公司,經營“我有外賣”O2O智能硬件系統。
1年之后,這家平臺獲得了來自暴龍投資的天使輪投資,金額為500萬元,每股成本為0.49元。2014年8月,該外賣平臺被小米科技子公司金星創投、深創投相繼“看中”,各自以2000萬元的總代價參與其A輪融資,使其快速成長為外賣行業第二梯隊的第一名。
彼時,金星創投、深創投的入股成本,僅為每股0.89元。
2015年,商米科技再獲漢濤諮詢、金星創投、深創投青睞,其各自以1.05億元、1500萬元、1500萬元,參與B輪融資。其中,漢濤諮詢為美團的并表聯屬實體。2017年C輪融資時,光易投資出手2000萬元,股權穿透顯示,光易投資為光速光合旗下的一只基金。
轉折點發生在2019年,當時林喆成立商米科技,與支付寶聯合研發,2019年1月、4月螞蟻集團全資子公司云鑫創投,連續兩輪押注,出手了2.92億元和6.8億元;農銀穩銀在2019年1月也累計投資6800萬元。
至此,獲得云鑫創投下注的商米科技,估值正式超過10億美金,躋身獨角獸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IPO的沖刺,2024年3月,商米科技還得到善商投資的新融資,金額為2.298億元,每股成本為15.49元。以此粗略計算,還未正式上市的商米科技,作為天使投資人——暴龍投資已大賺31倍;小米旗下的金星創投,和深創投的賬面回報倍數也達到17倍。
上半年,至少6家小米系公司IPO沖刺
從股權架構來看,盡管螞蟻系股東云鑫創投是最大外部投資機構,持股比例高達27.27%,但小米的金星創投也有商米科技7.78%的股權比例,為第三大外部股東;美團旗下的漢濤咨詢,則以8.20%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二大外部機構股東。
曾經一段時間,小米系被投公司成功上市,成為市場焦點。今年以來,小米系公司也爭相上市。其中,博泰車聯網于6月13日獲中國證監會備案通知書,同意其發行不超過1211.42萬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股權穿透顯示,小米集團(01810.HK)通過天津金米,持有這家公司5.56%的股權。
3月7日,同樣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慧算賬,身后也有小米系基金。招股書披露,小米集團旗下的小米軟件(GP),通過上海驕锃持股14.73%,成為這家公司的第二大外部股東。而慧算賬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張述,不是科班出身。履歷顯示,他畢業于青海大學醫學院的他,主修臨床醫藥學,最終選擇了在財稅服務行業深耕。
今年4月,射頻前端芯片、擬科創板IPO的昂瑞微,獲得得上交所受理,這是今年科創板IPO受理的第二單,也是年內首家未盈利獲受理的企業。這家公司身后,也有小米系基金的身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直接持股4.16%。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小米長江產業投資基金的實控人及董事長是雷軍。此前,在芯片領域,小米系基金還投出了高性能模擬芯片商納芯微、車載通訊芯片商裕太微等IPO公司。
此外,中國最大的銅質文創工藝品牌——銅師傅文創,也于5月9日提交港股招股書。雷軍的順為資本、天津金米分別持股13.39%和9.56%。參考3500億港元市值的泡泡瑪特,銅師傅文創一旦上市成功,其市值想象力也非常可觀。
加上,新遞交招股書的商米科技,以及6月23日三花智控(02050.HK)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時,小米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Green Better做基石投資者的操作。截至今年上半年,小米系被投公司中,至少有6家成功上市或正處于IPO沖刺中。
小米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小米共投資約430家公司,總賬面價值683億元。在2023年底,這個數也是430家,盡管投資公司家數沒有變化,但總賬面價值為671億元。這意味著,小米投得大部分公司在過去一年都保住了賬面價值,且部分實現了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