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N談今夏至今的贏家輸家:火箭得KD贏得徹底 湖人引艾頓不理想
時間:2025-07-14 11:56:00 出處:知識閱讀(143)
選秀大會結束的談今一周后,自由球員市場也來到了第四天,夏至想ESPN網站的贏家D贏Zach Kram盤點了休賽期至今的贏家與輸家。隨著休賽期繼續推進,火箭這些評價仍有可能改變,得K得徹底湖近些年米切爾、人引利拉德和唐斯的艾頓交易都拖到9、10月才塵埃落定。不理
最終火箭打造出一支兼具陣容深度與多面性的談今球隊,能以各種方式擊潰對手:防守、夏至想籃板、贏家D贏體型、火箭對抗、得K得徹底湖活力、人引經驗,艾頓以及杜蘭特無解的得分天賦。火箭將與雷霆爭奪“聯盟陣容深度最深球隊”的頭銜,如今儼然成為西部第二強隊的火箭還將與雷霆展開西部冠軍的爭奪,成為阻礙雷霆復制2017-18賽季有杜勇士衛冕偉業的最大威脅。
由于后衛線深度不足,火箭將極度依賴已過巔峰的31歲范弗里特,若去年的選秀探花謝潑德能在二年級迎來飛躍對火箭將是重大利好,其新秀賽季場均僅4.4分、上場12.6分鐘。前場輪換也可能因球員不滿出場時間而出現混亂:卡佩拉加盟后與申京、亞當斯組成的三中鋒陣容結構,恐將過度依賴雙塔戰術的間歇性效果。但這些瑕疵難掩陣容的豪華本質:火箭巧妙運作薪資空間,用芬尼-史密斯替代狄龍-布魯克斯,雖然前者單防能力稍遜,但擁有阿門-湯普森和塔里-伊森的球隊也無需擔憂。
他們在交易中送走了原主力安東尼-戴維斯,而東契奇的打法卻需要活力四射的擋拆搭檔,加福德在獨行俠的爆發以及萊夫利新秀賽季的驚艷表現都印證了這一點。因此湖人原則上希望在得到東契奇后立即交易來年輕的彈跳型中鋒并不意外,但當馬克-威廉姆斯因體檢失敗導致交易流產時,湖人只能依賴現有陣容。海斯雖在季后賽首發四場,但顯然未獲主教練雷迪克的信任,四場比賽出場時間均未上雙,最終在賽季收官戰被棄用,雷迪克改用48分鐘小個陣容。
當湖人正竭力安撫詹姆斯的不滿情緒,并試圖說服東契奇在今夏續簽長約時,這種操作堪稱玩火。目前陣容中鮮有能打動東契奇簽約的要素:湖人囤積了過多大前鋒(八村塁、克萊伯、范德比爾特,當然還有詹姆斯)卻無可靠中鋒,除簽下艾頓外唯一重要操作僅是用拉拉維亞替代芬尼-史密斯。
“囤積內線”成為休賽期首周最顯著的主題,即便很多隊該位置看似已趨于飽和。在擁有申京和亞當斯的情況下仍簽下卡佩拉;引進科內特輔佐文班亞馬;交易得到瓦蘭丘納斯,為約基奇配備近些年最佳替補;簽下大洛佩斯擔任祖巴茨的后盾;讓亞布塞萊與唐斯、米切爾-羅賓遜組成前場;簽下盧尼與潛力新人米西錯峰出戰;續約珀爾特爾并簽下馬穆凱拉什維利;除續約波蒂斯外,還簽下了特納與希姆斯。
“雙塔戰略”在選秀夜同樣得以顯現:西部兩支非季后賽球隊構建了長期內線組合。選中2米16的潛力股楊瀚森,與2米18的二年級中鋒克林根搭檔;則迅速交易來老將馬克-威廉姆斯,并摘下今年首位被選的中鋒——馬盧阿奇。
爭冠球隊更不惜斥重金維持內線輪換:耗費2.25億美元續約納茲-里德與蘭德爾,加上新賽季續約合同開始生效的戈貝爾,即便交易唐斯后森林狼仍在內線投入了3.345億美元;則以2.925億美元留住小賈倫-杰克遜與阿爾達馬。今年憑借哈爾滕施泰因(去年夏天花重金簽下)與霍姆格倫的雙塔組合奪冠后,本周又續約了第三內線杰林-威廉姆斯。自交易來戴維斯后徹底“高個化”,在歐文傷愈復出前,他們最強的五名球員全是天生的大前鋒或中鋒身高:戴維斯、剛續約的加福德、萊夫利、PJ-華盛頓和狀元秀庫珀-弗拉格。
不僅是約基奇、恩比德這類MVP級別中鋒,只要具備足夠身高體型,各類型各級別的內線都重獲青睞。
一組關于馬刺新雙塔的數據極具說服力:GeniusIQ網站的追蹤數據顯示,過去兩個賽季防守至少300次5英尺內投籃的166名球員中,科內特(52.2%)與文班亞馬(52.3%)分別位列限制對手命中率榜單第五、六名。我在被低估自由球員的名單中曾分析過科內特的價值,馬刺顯然深諳其能,以四年4100萬簽下這位流浪中鋒。他將成為文班亞馬身后的完美替補,可千萬別低估二人聯袂的威力。
多年來掘金的首發陣容始終位居聯盟頂級,本賽季亦不例外,即便波普離隊后由布勞恩頂替首發位置。這套陣容的常規賽凈效率+10.6,季后賽+11.3,次輪對陣雷霆時每百回合仍能凈勝10.3分。
交易釋放的薪資空間(小波特下賽季薪資比卡梅隆-約翰遜高約1700萬)使掘金得以繼續補強:這位能超額完成任務的替補中鋒本賽季每36分鐘豪取20分15籃板,數據與巔峰期持平。自此之后,約基奇下場時掘金不必再忍受納吉與小喬丹導致的得分荒。
如今他們能輕松排出9-10人輪換:預計首發的布魯斯-布朗、小蒂姆-哈達威、瓦蘭丘納斯與沃特森,外加斯特勞瑟等新星的成長可能。今年季后賽掘金是西部最接近掀翻雷霆的球隊,而新賽季掘金的陣容顯然比今年更加強大。
平心而論,這一評價并非針對雄鹿本周的具體操作,更多是對該隊近兩年災難性運作的反映。從雇傭火速下崗的主教練格里芬到交易來利拉德,最終又裁掉利拉德并將剩余1.13億美元的合同轉為延期支付。自利拉德四月份跟腱斷裂起,雄鹿便陷入無解困局:除字母哥外,他們既無年輕資產,首輪簽又失去控制,更缺乏薪資靈活性升級陣容。
雄鹿管理層為最大化字母哥巔峰期而孤注一擲的勇氣值得肯定,從換來朱-霍勒迪(隨即奪冠)的交易便可見一斑。但僅憑膽識無法為雄鹿帶來更多季后賽勝利,唯有頂級球員方能實現。而即便經歷本周的震撼操作,雄鹿的陣容深度仍顯不足。
老鷹正竭力復制這一模式,過去兩年休賽期圍繞特雷-楊打造強悍防守陣容。
特雷-楊生涯至今老鷹的防守效率從未高于聯盟第18,如今只要避免特雷-楊和肯納德的后場組合出場時間過長,新賽季有望突破平均線。
參照我的選秀權價值圖表,第13與第23順位間的差值相當于一枚28號簽的價值,老鷹幾乎注定成為交易贏家。別再提他們年復一年的附加賽之旅,在格局開放的東部,完成全面升級的老鷹新賽季有望沖擊前四種子。唯一小瑕疵是失去小拉里-南斯(騎士替補席的隱秘補強),但這無損他們輝煌的休賽期表現。
這支由喬-杜馬斯與特洛伊-韋弗領導的新管理層,似乎嚴重誤判了球隊現狀與陣容狀態,做出令人費解的決定。鵜鶘本賽季排名西部墊底(第14),盡管新賽季健康狀況改善后戰績必然優于21勝61負,但很難想象他們能超越多少強隊。這位新秀或許能成長為球星,但與現有陣容核心的適配性存疑。兩位介于三、四號位之間的內線球員技術特點高度相似:錫安和奎因的組合能否拉開空間?防守端能否限制對手?
薩迪克-貝在遭遇ACL撕裂賽季報銷后,或許康復歸來能提供幫助,但本質上還是用普爾替代了麥科勒姆。盡管普爾年輕八歲,但高階數據顯示二者當前的價值相當,且普爾合同多一年3400萬。尤其當多名非空間型球員同時在場時,鵜鶘的進攻空間將極度擁堵:盧尼、錫安、奎因與首發中鋒米西生涯合計922場比賽(奎因大學數據+其他三人NBA數據)僅命中51記三分。
原文:Kevin Pelton
編譯:李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