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掀起赴港IPO熱潮,中意低成本融資渠道
時間:2025-07-17 01:17:23 出處:知識閱讀(143)
【導語:最近,汽車渠道內地汽車行業相關公司掀起赴港股上市的行業掀起高潮。搭上政策的赴港順風車,借助港IPO募集更多的熱融資資金,這已經不僅僅是潮中成本趕時髦,還將對企業的意低未來發展帶來比較深遠的影響。】
撰文|張大川、汽車渠道編輯|禾 子
近日,行業掀起內地汽車行業相關企業紛紛選擇赴港上市。赴港去年4月,熱融資中國證監會發布5項促進資本市場與香港合作的潮中成本措施,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意低而香港監管機構也積極響應,汽車渠道優化上市審批流程,行業掀起縮短問詢周期。赴港加之在港股上市獨有的優勢,一時間,赴港上市成為內地車企的主要戰略之一。
赴港上市成為汽車圈熱潮
赴港上市的企業,涵蓋內地汽車行業中的整車和零部件企業。
整車企業中,國內唯一還沒有完成上市的主流汽車集團奇瑞汽車將在港股選擇啟動IPO;得到華為全力支持的賽力斯和廣汽旗下的電動車急先鋒埃安也已經把港股視為自己上市的首選地。
零部件公司層面,除了今年在港股完成IPO的寧德時代以外,三花智控已經在6月底完成了在港交所的掛牌上市;均勝電子也已經向港交所遞交港股上市申請。從一家農機修配廠起家的三花智控,憑借自己在汽車空調技術以及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上的實力,已經成為特斯拉和比亞迪這樣的新能源汽車巨頭的供應商。而均勝電子通過一系列的全球收購,早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座艙域控系統提供商,也是中國及全球第二大汽車被動安全產品提供商。
值得一提的是,自動駕駛相關的馭勢科技、福瑞泰克以及澤景電子等,都已經把港股上市作為自己的戰略任務。自動駕駛技術如今正處于技術大爆發的最前沿,前景被各方普遍看好。但是,自動駕駛技術尤其是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在短期內還不具備大規模商業化部署的條件,且前期投入巨大。因此,相比于成本更高的銀行貸款和企業債券,穩定的低成本融資平臺對于自動駕駛相關企業來說至關重要。一旦相關企業最終能夠脫穎而出,那么帶給投資人的將是非常可觀的回報。
港股上市的優勢在哪里?
赴港上市,這有利于提升企業知名度。頭頂港股上市公司的名號,意味著企業將經受比較嚴苛的財務審計和合規要求,為企業的全球經營贏做一個更好的背書。像奇瑞、賽力斯以及埃安這樣的整車企業,當前正在尋求布局全球市場。IPO上市除了可以緩解自身的資金壓力外,港股上市公司的頭銜帶來的影響力的增加,遠比在當地做幾個廣告來得更具說服力。
與內地主板相比,車企赴港上市的門檻比較低些,沒有強制的盈利限制。之前不少企業紛紛尋求赴美股上市,因為美股的上市門檻同樣非常低。但隨著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實行全面的打壓,中國公司尤其是代表未來發展的高科技公司在美股的上市之路基本被堵死,因此在港股上市就成為內地企業為數不多的選擇。之前在美股上市的蔚小理,也都完成了在港股上市,確保自己多一個穩定的融資渠道,同時投資者的利益也能夠得到保證。其他諸如歐洲和新加坡證券市場體量相對更小,很難承接國內公司的IPO需求。
上市之后,對于相關企業來說多了一個比較穩定可靠的低成本融資渠道。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手中握有足夠的現金才能幫助企業穿過不利的經濟周期,并且在下一個經濟復蘇期尋求更大的發展。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內地企業到港股融資尤其是美元融資上有不小的優勢。寧德時代在已經在A股完成上市的情況下,再尋求在港股約合53億美元的融資,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其匈牙利工廠的建設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此外,像中創新航、億緯鋰能以及欣旺達這樣的電池企業已經或即將在港股融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在海外設廠的目的。畢竟建設工廠周期較長,相比于從銀行獲取高息貸款占用企業寶貴的現金流,股權募資的做法很容易達成雙贏。況且,港股的再融資和債券發行機制也更為成熟和靈活。在港股上市后6個月即可配售新股,同時香港市場也支持ESG債券和綠色債券的發售。
在港股上市不代表進入保險箱
當然在港股上市也并非就進了保險箱。以曹操出行為例,6月25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開盤即破發,跌幅一度達19%。曹操出行背后,不僅有著吉利系全力支持,而且曹操出行在國內本身就已經是僅次于滴滴的第二大移動出行公司。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業績預期不佳,港股的投資者直接用錢投出了不信任票。
對于國內的汽車行業相關企業來說,有些面臨的壓力其實比曹操出行更大。國內汽車市場因為產能過剩導致的價格戰短期內不會終止,而產能出清需要一個不短的進程。即使放眼全球市場,國內整車和零部件企業也要應對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沖突和貿易保護主義。更不要說當下,無論是整車還是零部件公司都需要拿出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研發中去,去持續更新和迭代優化自己的產品,而這筆費用對于所有身處其中的企業來說都會是不小的壓力。后期如果沒有亮眼的業績,那么其在港股上市的股價就會持續承壓,甚至影響到公司的日常經營。
當然,港股上市是互利的。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獨領全球風騷。無論是特斯拉這樣的電動車新貴,還是豐田大眾這樣的傳統老錢,在未來都不一定如內地整車和零部件企業風頭來得勁。香港打開港股上市的大門,歡迎更多有競爭力的內地企業在港股上市,既能夠解決內地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也能夠為港股市場注入更多的活力。
點評
目前,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在全球范圍內都極具競爭力的行業。將更多的資源向這個行業傾斜,尤其是在上市融資方面開啟綠燈,這無疑將進一步壯大中國在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先優勢。不同于主板的門檻相對較高,更為靈活的港股對于一些內地企業無疑是更好的選擇。不過,港股雖然門檻低,但會面臨全球投資者的審視,并不適合每一家企業。一旦業績預期變差,那么無論是IPO上市前的估值變低,還是后期股價持續下滑,都會讓公司非常頭疼。所以,只有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才能在港股或者美股這樣的全球市場上去接受洗禮。否則,哪怕費勁心思,也只是在港股轉一圈,意義并不大。
(本文系《禾顏閱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