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單頻現營收連降!光大銀行怎么了?
時間:2025-07-15 22:48:18 出處:產品中心閱讀(143)
文|儲燕 出品|天下財道
屋漏偏逢連夜雨,罰單又一張罰單落到了光大銀行身上。頻現
近期,營收銀行光大銀行沈陽分行因違反相關規定被罰款近230萬元。連降這一情況并非偶然,罰單今年前五個月,頻現公司已收到更多監管罰單。營收銀行不僅如此,連降光大銀行遭行政處罰的罰單次數和金額這兩年都呈現較快的增長態勢。
頻繁收到監管罰單的頻現背后,是營收銀行光大銀行營業收入連續下降、合規和風控能力面臨挑戰的連降縮影。
罰單頻出
光大銀行全稱是罰單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成立。頻現2010年8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營收銀行2013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近期,光大銀行再次因為處罰信息引起市場關注。
中國人民銀行遼寧省分行發布的處罰信息顯示,光大銀行沈陽分行被警告并罰款,違規行為涉及違反金融統計相關規定、未按規定落實反電信網絡詐騙相關管理規定、未按規定落實網絡安全相關管理規定等6大問題,被警告并罰款約230萬元。
與此同時,光大銀行沈陽分行時任副行長、時任法律合規部總經理皆因對沈陽分行的違法行為負有責任,以及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被罰款。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回看過去,光大銀行可以說頻收罰單。據報道,今年前五個月,光大銀行就收到了數量龐大的監管罰單,最高罰沒金額超1800萬元。
放長時間線來看,光大銀行這兩年大罰單金額呈上升趨勢。2024年全年總行及分支機構、個人的行政處罰達到66次,較2023年的51次增加了15次;被罰沒金額為4220萬元,較2023年增長88%。
(來源:公開報道)
罰款金額之多,橫向對比看得更明顯。有媒體統計,2024年光大銀行收到的罰單金額累計約為4220萬元,遠超資產規模相似的民生銀行(1804萬元),也遠超規模是光大銀行1.5倍的招商銀行(2600萬元)。
(來源:公開報道)
其中,光大銀行在2024年底收到了央行的千萬罰單,涉及的問題主要有違反賬戶管理規定、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違反反假貨幣業務管理規定等10項內容。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更值得注意的是,光大銀行鄭州某支行客戶經理,涉嫌通過偽造理財產品協議、私刻公章等手段,向31名客戶虛構“保本保息、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累計詐騙金額達1.6億元。
(來源:百度)
無論是頻頻出現的罰單,還是更為嚴重的涉嫌詐騙事件,都暴露出光大銀行在合規管理上亟待提升水平。
盡管如此,光大銀行在2024年報中認為做到了“針對不同風險精準施策,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來源:公司年報)
不良攀升
罰款之外,光大銀行的不良貸款,尤其是信用卡業務個人貸款管理方面面臨較大考驗。
2022年-2024年,光大銀行的不良貸款呈現逐步上升態勢,從2021年末的約414億元增至2024年末的約493億元,2025 年一季度進一步增加至約510億元,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信用卡、消費貸及房地產領域。
2022年-2024年,光大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收入持續下滑,已從2022年的約437億元,降至2024年的約332億元,降幅近25%,交易金額也從2022年的約27566億元,降至2024年的約16801億元。
其中,光大銀行2024年信用卡業務收入同比下滑23%,而這方面業務做的比較好的招行,能夠逆勢增長,中信銀行下滑幅度不足6%,遠低于光大銀行的跌幅。
(來源:豆包)
光大銀行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個人貸款壞賬的集中爆發。
今年5月底,光大銀行在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一口氣掛出10批個人不良貸款,有媒體統計,未償本息合計金額高達108億元,轉讓起始價僅6億元左右,損失率高達90%以上。
(來源:公開報道)
無論這類不良貸款最終能否成交,都對光大銀行的凈利潤造成不小的影響。
光大銀行在年報中也表示“主動壓降存量風險資產,提升不良資產清收回款效能“。
(來源:公司年報)
實際上,財報顯示,光大銀行近幾年逾期貸款持續增長,已從2022年的約700億元,增至2024年的約793億元,增速約13%。
(來源:公司公告)
另據黑貓投訴網顯示,截至2025年6月,光大銀行投訴數量已達13326條,是民生銀行的將近兩倍。
(來源:黑貓投訴網)
(來源:黑貓投訴網)
對光大銀行的投訴中,信用卡業務的相關投訴占不少比例,涉及暴力催收、還款信息泄露等。
(來源:黑貓投訴)
(來源:黑貓投訴)
光大銀行零售業務雖然收入有一定規模,但利潤貢獻率極低,2024年零售凈利潤僅占全行0.55%,同比下降近96%,高昂的管理費用與信用成本導致零售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而招行等以零售業務見長的銀行,零售業務利潤貢獻高,業務成熟度和盈利能力都更強。
(來源:公司公告)
另外,光大銀行最近三年撥備覆蓋率有所下滑,從2022年的187.93% 降至2024 年的 180.59%,雖仍滿足監管要求,但這一趨勢反映出其風險抵御能力有一定程度弱化。
多重挑戰
近幾年來,光大銀行的營收、凈利以及其它諸多方面,都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
2022-2024年,光大銀行營收已經連續三年下降,分別同比下滑0.73%、3.92%、7.05%,其中,2024年跌幅創近年新高。
(來源:同花順iFinD)
2025年第一季度,光大銀行的營收繼續下滑4%,至331億元,表明其業務增長動能不足。
與此同時,光大銀行這幾年凈利潤增長明顯乏力。
光大銀行2023年凈利潤同比下降近9%,是其A股上市14年來首次下滑。2024年凈利潤微增2.22%,但未恢復至2022年水平;2025年一季度僅增長0.28%,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來源:同花順iFinD)
光大銀行利潤還能保持微小增長,與信用減值損失的縮減不無關系。例如今年一季度減值損失較去年同期減少超15億元。若未來這種方法不能持續,利潤增長將面臨較大壓力。
(來源:公司公告)
(來源:公司公告)
光大銀行的營收構成主要分為利息收入、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等。
其中,2022年-2024年,光大銀行最重要的利息收入、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皆出現下滑。
(來源:公司公告)
(來源:公司公告)
光大銀行2024年利息凈收入同比下降10%,主要受貸款收益率下行影響,企業貸款、個人房貸、信用卡業務收益率分別下降38、31、44個基點。
光大銀行凈息差持續收窄,2023年為1.74%,2024年進一步降至1.54%,跌破行業1.8%的警戒線。
有關銀行凈息差“警戒線”的規定
(來源:百度檢索)
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方面,光大銀行2024年同比下降19%,其中銀行卡服務收入減少約29億元,理財、托管等中間業務同樣承壓。
(來源:公司公告)
近幾年,光大銀行的理財業務也有些承壓。
2022-2024年,光大銀行理財業務雖然規模增長,但仍舊被招銀、興銀、信銀理財超越,且凈利潤2024年上半年被平安理財反超,被甩至第一梯隊邊緣位置。
(來源:豆包)
任何一家銀行在經營方面遭遇挑戰,無疑與公司治理水平、風控能力都有關系。
2019年-2024年,短短五年時光,光大銀行行長已經換了五任。行長的頻繁變更,一般會對銀行發展戰略的一致性有所影響。
(來源:巨潮資訊網)
(來源:豆包)
此外,近兩三年來,光大銀行原董事長李曉鵬、唐雙寧,以及原副行長張華宇等相繼落馬,也讓光大銀行承受不小的壓力。
(來源:百度)
針對罰單頻出和逾期貸款增加的現象,光大銀行將采取哪些措施提升內控能力和管理水平?針對消費者的諸多投訴,光大銀行是否有相應的改進措施?針對信用卡業務收入逐漸下滑的情況,光大銀行將采取哪些措施加強客戶黏性?以及在未來的競爭中,光大銀行有何自身優勢等等問題,《天下財道》向光大銀行尋求答案,但公司方面選擇沉默不語。
不過,即使如此,也應該看到光大銀行的特長所在。比如,特色業務品牌鮮明,金融服務多元化,綜合實力依然較強。還有集團協同優勢,服務網絡廣泛等等。
只是眼下,光大銀行需要正視和解決的難題不少。未來,光大銀行將如何迎難而上,突出重圍?《天下財道》將持續關注。
免責聲明:文章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下一篇:洛圖科技:2025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