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

轉自:衢州日報
今年是新的性進性成“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
“十四五”時期,開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哪些成就?展突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如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首場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有關情況。破性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5年前制定的變革規劃綱要各項主要指標中,經濟增長、歷史全員勞動生產率、新的性進性成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等指標進展符合預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開創人均預期壽命、展突糧食和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等8項指標進展超過預期;規劃確定的破性戰略任務全面落地,部署的變革102項重大工程順利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歷史
鄭柵潔說,新的性進性成這五年取得了新的開創開創性的進展、突破性的展突變革、歷史性的成就,中國已成為世界發展最穩定、最可靠、最積極的力量。
“十四五”以來,我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今年預計達到140萬億元左右;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元,相當于經濟大省廣東、江蘇、山東經濟總量的總和,也超過了世界排名第三國家的經濟總量。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前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在5.5%。
內需始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和穩定錨。過去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56.2%,比“十三五”期間提高8.6個百分點。
“中國還是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第一外匯儲備大國、第一能源生產大國、第一人力資源大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社會保障體系,建成了全球數量最多的5G基站。”鄭柵潔說。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根基所在。“十四五”以來,我國每年制造業增加值都超過30萬億元,連續15年穩坐全球制造業“頭把交椅”,200多種主要工業品產量世界第一。
“回過頭來看‘十四五’,中國的綜合國力應該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鄭柵潔說。
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第一艘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電站石島灣基地投入商業運行,第一座中國空間站“天宮”全面建成運營……發布會上,一個又一個“大國重器”彰顯中國創新的重大突破。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創新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研發投入加速增長。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增量達到1.2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國家平均水平。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突破。2024年,集成電路年產量比“十三五”末增長72.6%,越來越多的產品裝上“中國芯”;核電、高鐵、船舶與海洋工程等裝備取得新突破。
新興產業加速壯大。2024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長42%,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73.8%,占GDP比重達到10.4%,提高2.6個百分點。我國累計在研創新藥達到4000余款,約占全球30%。
人才創新活力加速迸發。我國人力資源總量、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專業畢業生每年超過500萬。
“事實證明,‘脫鉤斷鏈’、打壓遏制只會增強我們自立自強的決心和能力,只會加速我們自主創新的進度和突破。”鄭柵潔說。
綠色成為發展底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綠色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底色。”鄭柵潔表示,這五年,中國綠色發展的成效集中體現在增綠、治污、用能、循環四個方面。
“增綠”全球最多。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積相當于1個陜西省的面積,貢獻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的四分之一;
“治污”成效顯著。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穩定在87%左右,比“十三五”時期提高3個百分點,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干流全線達到二類水質標準;
“用能”更加清潔。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歷史性超過煤電,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潔發電體系,每用3度電就有1度是綠電;
“循環”快速發展。每年生產鋼材中,20%以上的原料來自廢鋼循環利用,節能降碳成效顯著。
“‘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明顯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表示,2024年,我國單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是全球能耗強度下降最快的國家之一。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140萬輛,比“十三五”末的492萬輛增長5倍多。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十四五”以來,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成果,實打實地轉化為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義務教育鞏固率和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都在95%以上。
夯實民生之基,持續加大穩就業促增收力度。“十四五”以來,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在1200萬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收入相對差距進一步縮小。
聚焦民生之需,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惠及全民。2024年,我國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4年。每千人口擁有的執業醫師數從2.9人增長到3.6人。
回應民生之盼,加力解決人民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402種藥品新增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從無到有、惠及4億多人次。高質量“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加快構建,全國護理型養老床位的占比提高到64.6%;在300多個地級市和人口大縣建設了托育綜合服務中心。
“我們將繼續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把民生實事辦實辦好,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周海兵說。
改革目標任務總體如期完成
“十四五”時期是聚力改革攻堅的重要歷史交匯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目標任務總體如期完成。
“我們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接續推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的改革任務,成效主要體現在‘暢循環’‘激活力’‘提效率’‘增效能’四個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說。
暢通經濟循環,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迭代發布5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清單事項從151項減到了106項,集中清理4218件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
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接續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國有企業核心功能、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組建了民營經濟發展局,推動出臺實施民營經濟促進法。
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著力突破重點行業改革難點。在要素資源領域,構建數據基礎制度,組建了國家數據局;初步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在招標投標領域,全面推行遠程異地評標和數字證書(CA)互認,保障公共資源“公平善用”。
提升綜合改革效能,鼓勵地方先行先試。支持上海浦東、深圳、廈門等綜合改革試點積極探索,分4批推廣88條創新舉措,為全國提供更多可復制的改革經驗。
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吸引和利用外資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計對華直接投資4.7萬億元,超過了“十三五”期間的總額。外資企業貢獻了中國1/3的進出口、1/4的工業增加值、1/7的稅收,創造了3000多萬個就業崗位。
“回顧‘十四五’這五年,遇到的困難問題比預計的要多,取得的成果成效比預期的要好。”鄭柵潔說,展望未來,“十五五”發展前景將更加光明。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鄒多為?張曉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鄭柵潔 國家發展改革委 十三五 經濟增長相關文章
- 足彩大勢動態提點:1、帕爾梅拉斯VS博塔弗戈:帕爾梅拉斯最近2場一共打入4球,進攻端發揮不錯;博塔弗戈發揮不錯,最近6場贏下5場。2、本菲卡VS切爾西:本菲卡最近2場都是零封獲勝,攻守兩端狀態不錯;切2025-07-10
上市銀行85后副行長擴容:江陰銀行郁曉蕓上任,4位副行長為80后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在線來源:圖蟲上市銀行85后副行長再添一例!7月7日晚間,江陰銀行002807.SZ)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同意聘任郁曉蕓為該行副行長,任期至第八屆董事會屆滿為止。其任職資格尚需報無錫2025-07-10- 7月9日,益民基金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新任王睿為首席信息官,任職日期2025-07-08。王睿,男,1977 年生,大學本科,西南交通大學工學學士。曾任重慶鐵路分局重慶南站助理工程師,重慶國際信2025-07-10
- 馬來西亞央行終于加入了降息同行的行列,三年多來首次下調基準利率,以支持經濟。該行周三將其隔夜政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2.75%,這是自2023年5月以來的首次降息。馬來西亞央行表示,雖然馬來西亞的經濟2025-07-10
全都留下??Shams:雷霆正著手續約杰倫威 談判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07月09日訊 據ESPN名記Shams報道,本賽季總冠軍雷霆與切特-霍姆格倫進行了提前續約,雙方達成一份最高可達5年2.5億的全額保障頂薪續約合同。據Shams補充報道,雷霆正著手續約球隊前鋒杰倫-2025-07-10- 來源:@中國經營報微博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文章關鍵詞:特斯拉 伊隆-馬斯克 歐洲 無人駕駛2025-07-10
最新評論